天天精选!中芯国际、华虹半导体齐发一季报 两大晶圆大厂均对今年市场持谨慎态度
来源:证券日报","title":"中芯国际、华虹半导体齐发一季报 两大晶圆大厂均对今年市场持谨慎态度","newslogo":"","newsid":"b0b89c137a654ea48ed7c0c48e5db777","tagname":"","fromkmcinnerid":"","fromkmcurl":"","followcount":0,"seosubject":"中芯国际、华虹半导体齐发一季报 两大晶圆大厂均对今年市场持谨慎态度","newscontent":"  作为半导体行业“风向标”,晶圆大厂的一举一动都向外界传递着行业最新信号。5月11日,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同时发布的2023年一季报显示:半导体行业下半年能否迎来复苏还不甚明朗。  具体来看,华虹半导体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.31亿美元,同比增长6.09%,环比持平;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.52亿美元,同比增长47.88%,环比下降4.3%。中芯国际则在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2.09亿元,实现净利润15.91亿元,同比均出现下降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芯国际预计二季度营收将有所回升。  在5月12日的中芯国际一季度业绩会上,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表示:“一季度产业整体尚处于底部,工业和汽车领域相对稳健,手机和消费电子产业链库存依然高企,市场对已有的旧产品,尤其是量大价低的产品需求进一步下降。”同样,华虹半导体也持续感受到一季度市场的疲软。  多位下游芯片企业表示,受消费端需求和国际形势影响,行业目前未见明显好转迹象,销售层面承受较大压力。而一家科技咨询机构人士向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:“芯片设计厂商的需求目前确实处于较为低迷的状态,但这一状态是芯片行业供需周期的正常体现。此外,主要因国际方面对于设备的限制,全球市场短期内或将不断探底。”  市场低迷尚未改善  销售略好于预期  由于消费应用需求大大下降,下游芯片设计行业在过去一年普遍处于“去库存”状态,这一情况于今年一季度也未见明显改善。也正因为此,在2023年年度前瞻指引中,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均给出了较为保守的业绩指引。而在两家公司披露一季报前,市场低预期还曾一度引发市场波动。  不过,中芯国际管理层在评论经营情况时称,今年一季度,公司销售收入略好于指引,毛利率也处于指引的上部。  赵海军在业绩说明会上介绍,目前下游细分市场里,手机消费类产业链中,部分客户推出新产品需要向中芯国际紧急下单;其次,公司明显看到全球中低端WiFi、互连需求旺盛,供不应求;另外,在建筑领域,LED灯的驱动电路、节能电路,建筑外表面装饰灯等需求正在逐渐回升,且需求量很大。  今年一季度中芯国际销售晶圆数量(约当8英寸晶圆的片数)125.17万片,产能利用率为68.1%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芯国际月产能已从去年一季度的64.91万片提升至今年一季度的73.23万片。  中芯国际预计其产能利用率将在二季度回升,并且进入持续性回升趋势。赵海军对此解释称,一方面,中芯国际正在全力做新产品,新产品没有库存,因此一旦验证进入整机供应链后,客户需要增加到3个月至5个月的库存,达到平衡的状态,中芯国际就可以多做;另一方面,部分客户的投标份额较去年增长,因此新产品和旧产品在中芯国际的下单量会增多。  同样在产能方面,华虹半导体一季报显示,公司季度末8英寸等值晶圆产能达到32.4万片,总体产能利用率为103.5%,保持高位运行。  全年指引不变  扩产将有节奏推进  截至目前,两大晶圆大厂对于2023年预期与年初基本一致,也正努力从萎缩下行的市场中挖掘“确定性”。  中芯国际预计,今年二季度产能利用率和出货量都高于一季度,销售收入预计环比增长5%到7%,平均晶圆单价受产品组合变动影响环比下降;毛利率预计在19%到21%之间。  “我们主要的依据是,比起3个月以前,全球市场虽然还处于底部,但近期中芯国际在不同领域察觉到了中国客户信心的回升。此外,去年率先进入去库存阶段的高压驱动摄像头、芯片和专用存储器领域出现向好的变化。第三,公司积极创新终端整机,寻求市场突破,推进新产品和首发新性能的实现,带来了公司急单的快速增长。”赵海军表示。  目前,中芯国际40nm和28nm节点已经恢复满载状态。但赵海军也表示,短期内,受限于产能、平台的配套等长短脚问题,新产品实现快速收入增长还需时间。  展望2023全年,中芯国际表示,目前对于全年的指引维持不变,即销售收入同比降幅为低十位数,毛利率在20%左右。面对市场的快速变化,公司将继续遵循以市场为导向、以客户为中心的策略,加强与终端市场的对话,全力配合新产品的推出,做好产线长短脚调整配套,迎接下一轮的增长周期。  晶圆大厂既有的扩产计划仍然不变。据中芯国际披露,目前,中芯深圳已进入量产,中芯京城预计下半年进入量产,中芯东方预计年底通线,中芯西青还在建设中。  华虹半导体总裁兼执行董事唐均军则表示,2023年,华虹半导体的无锡12英寸生产线将逐步释放月产能至9.5万片,并将适时启动新产线的建设,为公司特色工艺的中长期发展提供产能支持,以更好满足市场对公司先进“特色IC+Power Discrete”工艺的需求。  灼识咨询合伙人赵晓马告诉《证券日报》记者:“外部政策端的限制加码确实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短期阵痛,但是这也倒逼我国半导体厂商加速国产化进程,实现自主可控的产品设计与制造,在各个被‘卡脖子’的细分领域有望开启新一轮国产替代周期,驱动我国半导体行业增长。从中长期来看,产业周期自然会随着供需两端调整探底继而改善,但随着车规级、工业级半导体中的智能汽车芯片、特种芯片等新赛道提供新的增量,半导体板块会步入新一轮上涨周期。”","praisecount":0,"seodesp":"华虹半导体总裁兼执行董事唐均军则表示,2023年,华虹半导体的无锡12英寸生产线将逐步释放月产能至9.5万片,并将适时启动新产线的建设,为公司特色工艺的中长期发展提供产能支持,以更好满足市场对公司先进“特色IC+Power Discrete”工艺的需求。","newsdate":"20230513093941     时间:2023-05-13 10:31:41

作为半导体行业“风向标”,晶圆大厂的一举一动都向外界传递着行业最新信号。5月11日,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同时发布的2023年一季报显示:半导体行业下半年能否迎来复苏还不甚明朗。

具体来看,华虹半导体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.31亿美元,同比增长6.09%,环比持平;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.52亿美元,同比增长47.88%,环比下降4.3%。中芯国际则在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2.09亿元,实现净利润15.91亿元,同比均出现下降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芯国际预计二季度营收将有所回升。

在5月12日的中芯国际一季度业绩会上,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表示:“一季度产业整体尚处于底部,工业和汽车领域相对稳健,手机和消费电子产业链库存依然高企,市场对已有的旧产品,尤其是量大价低的产品需求进一步下降。”同样,华虹半导体也持续感受到一季度市场的疲软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多位下游芯片企业表示,受消费端需求和国际形势影响,行业目前未见明显好转迹象,销售层面承受较大压力。而一家科技咨询机构人士向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:“芯片设计厂商的需求目前确实处于较为低迷的状态,但这一状态是芯片行业供需周期的正常体现。此外,主要因国际方面对于设备的限制,全球市场短期内或将不断探底。”

市场低迷尚未改善

销售略好于预期

由于消费应用需求大大下降,下游芯片设计行业在过去一年普遍处于“去库存”状态,这一情况于今年一季度也未见明显改善。也正因为此,在2023年年度前瞻指引中,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均给出了较为保守的业绩指引。而在两家公司披露一季报前,市场低预期还曾一度引发市场波动。

不过,中芯国际管理层在评论经营情况时称,今年一季度,公司销售收入略好于指引,毛利率也处于指引的上部。

赵海军在业绩说明会上介绍,目前下游细分市场里,手机消费类产业链中,部分客户推出新产品需要向中芯国际紧急下单;其次,公司明显看到全球中低端WiFi、互连需求旺盛,供不应求;另外,在建筑领域,LED灯的驱动电路、节能电路,建筑外表面装饰灯等需求正在逐渐回升,且需求量很大。

今年一季度中芯国际销售晶圆数量(约当8英寸晶圆的片数)125.17万片,产能利用率为68.1%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芯国际月产能已从去年一季度的64.91万片提升至今年一季度的73.23万片。

中芯国际预计其产能利用率将在二季度回升,并且进入持续性回升趋势。赵海军对此解释称,一方面,中芯国际正在全力做新产品,新产品没有库存,因此一旦验证进入整机供应链后,客户需要增加到3个月至5个月的库存,达到平衡的状态,中芯国际就可以多做;另一方面,部分客户的投标份额较去年增长,因此新产品和旧产品在中芯国际的下单量会增多。

同样在产能方面,华虹半导体一季报显示,公司季度末8英寸等值晶圆产能达到32.4万片,总体产能利用率为103.5%,保持高位运行。

全年指引不变

扩产将有节奏推进

截至目前,两大晶圆大厂对于2023年预期与年初基本一致,也正努力从萎缩下行的市场中挖掘“确定性”。

中芯国际预计,今年二季度产能利用率和出货量都高于一季度,销售收入预计环比增长5%到7%,平均晶圆单价受产品组合变动影响环比下降;毛利率预计在19%到21%之间。

“我们主要的依据是,比起3个月以前,全球市场虽然还处于底部,但近期中芯国际在不同领域察觉到了中国客户信心的回升。此外,去年率先进入去库存阶段的高压驱动摄像头、芯片和专用存储器领域出现向好的变化。第三,公司积极创新终端整机,寻求市场突破,推进新产品和首发新性能的实现,带来了公司急单的快速增长。”赵海军表示。

目前,中芯国际40nm和28nm节点已经恢复满载状态。但赵海军也表示,短期内,受限于产能、平台的配套等长短脚问题,新产品实现快速收入增长还需时间。

展望2023全年,中芯国际表示,目前对于全年的指引维持不变,即销售收入同比降幅为低十位数,毛利率在20%左右。面对市场的快速变化,公司将继续遵循以市场为导向、以客户为中心的策略,加强与终端市场的对话,全力配合新产品的推出,做好产线长短脚调整配套,迎接下一轮的增长周期。

晶圆大厂既有的扩产计划仍然不变。据中芯国际披露,目前,中芯深圳已进入量产,中芯京城预计下半年进入量产,中芯东方预计年底通线,中芯西青还在建设中。

华虹半导体总裁兼执行董事唐均军则表示,2023年,华虹半导体的无锡12英寸生产线将逐步释放月产能至9.5万片,并将适时启动新产线的建设,为公司特色工艺的中长期发展提供产能支持,以更好满足市场对公司先进“特色IC+Power Discrete”工艺的需求。

灼识咨询合伙人赵晓马告诉《证券日报》记者:“外部政策端的限制加码确实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短期阵痛,但是这也倒逼我国半导体厂商加速国产化进程,实现自主可控的产品设计与制造,在各个被‘卡脖子’的细分领域有望开启新一轮国产替代周期,驱动我国半导体行业增长。从中长期来看,产业周期自然会随着供需两端调整探底继而改善,但随着车规级、工业级半导体中的智能汽车芯片、特种芯片等新赛道提供新的增量,半导体板块会步入新一轮上涨周期。”

关键词:

新闻推荐
  • 天天精选!中芯国际、华虹半导体齐发一季报 两大晶圆大厂均对今年市场持谨慎态度

    作为半导体行业“风向标”,晶圆大厂的一举一动都向外界传递着行业最新信号。5月11日,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

    来源:证券日报","title":"中芯国际、华虹半导体齐发一季报 两大晶圆大厂均对今年市场持谨慎态度","newslogo":"","newsid":"b0b89c137a654ea48ed7c0c48e5db777","tagname":"","fromkmcinnerid":"","fromkmcurl":"","followcount":0,"seosubject":"中芯国际、华虹半导体齐发一季报 两大晶圆大厂均对今年市场持谨慎态度","newscontent":"  作为半导体行业“风向标”,晶圆大厂的一举一动都向外界传递着行业最新信号。5月11日,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同时发布的2023年一季报显示:半导体行业下半年能否迎来复苏还不甚明朗。  具体来看,华虹半导体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.31亿美元,同比增长6.09%,环比持平;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.52亿美元,同比增长47.88%,环比下降4.3%。中芯国际则在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2.09亿元,实现净利润15.91亿元,同比均出现下降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芯国际预计二季度营收将有所回升。  在5月12日的中芯国际一季度业绩会上,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表示:“一季度产业整体尚处于底部,工业和汽车领域相对稳健,手机和消费电子产业链库存依然高企,市场对已有的旧产品,尤其是量大价低的产品需求进一步下降。”同样,华虹半导体也持续感受到一季度市场的疲软。  多位下游芯片企业表示,受消费端需求和国际形势影响,行业目前未见明显好转迹象,销售层面承受较大压力。而一家科技咨询机构人士向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:“芯片设计厂商的需求目前确实处于较为低迷的状态,但这一状态是芯片行业供需周期的正常体现。此外,主要因国际方面对于设备的限制,全球市场短期内或将不断探底。”  市场低迷尚未改善  销售略好于预期  由于消费应用需求大大下降,下游芯片设计行业在过去一年普遍处于“去库存”状态,这一情况于今年一季度也未见明显改善。也正因为此,在2023年年度前瞻指引中,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均给出了较为保守的业绩指引。而在两家公司披露一季报前,市场低预期还曾一度引发市场波动。  不过,中芯国际管理层在评论经营情况时称,今年一季度,公司销售收入略好于指引,毛利率也处于指引的上部。  赵海军在业绩说明会上介绍,目前下游细分市场里,手机消费类产业链中,部分客户推出新产品需要向中芯国际紧急下单;其次,公司明显看到全球中低端WiFi、互连需求旺盛,供不应求;另外,在建筑领域,LED灯的驱动电路、节能电路,建筑外表面装饰灯等需求正在逐渐回升,且需求量很大。  今年一季度中芯国际销售晶圆数量(约当8英寸晶圆的片数)125.17万片,产能利用率为68.1%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芯国际月产能已从去年一季度的64.91万片提升至今年一季度的73.23万片。  中芯国际预计其产能利用率将在二季度回升,并且进入持续性回升趋势。赵海军对此解释称,一方面,中芯国际正在全力做新产品,新产品没有库存,因此一旦验证进入整机供应链后,客户需要增加到3个月至5个月的库存,达到平衡的状态,中芯国际就可以多做;另一方面,部分客户的投标份额较去年增长,因此新产品和旧产品在中芯国际的下单量会增多。  同样在产能方面,华虹半导体一季报显示,公司季度末8英寸等值晶圆产能达到32.4万片,总体产能利用率为103.5%,保持高位运行。  全年指引不变  扩产将有节奏推进  截至目前,两大晶圆大厂对于2023年预期与年初基本一致,也正努力从萎缩下行的市场中挖掘“确定性”。  中芯国际预计,今年二季度产能利用率和出货量都高于一季度,销售收入预计环比增长5%到7%,平均晶圆单价受产品组合变动影响环比下降;毛利率预计在19%到21%之间。  “我们主要的依据是,比起3个月以前,全球市场虽然还处于底部,但近期中芯国际在不同领域察觉到了中国客户信心的回升。此外,去年率先进入去库存阶段的高压驱动摄像头、芯片和专用存储器领域出现向好的变化。第三,公司积极创新终端整机,寻求市场突破,推进新产品和首发新性能的实现,带来了公司急单的快速增长。”赵海军表示。  目前,中芯国际40nm和28nm节点已经恢复满载状态。但赵海军也表示,短期内,受限于产能、平台的配套等长短脚问题,新产品实现快速收入增长还需时间。  展望2023全年,中芯国际表示,目前对于全年的指引维持不变,即销售收入同比降幅为低十位数,毛利率在20%左右。面对市场的快速变化,公司将继续遵循以市场为导向、以客户为中心的策略,加强与终端市场的对话,全力配合新产品的推出,做好产线长短脚调整配套,迎接下一轮的增长周期。  晶圆大厂既有的扩产计划仍然不变。据中芯国际披露,目前,中芯深圳已进入量产,中芯京城预计下半年进入量产,中芯东方预计年底通线,中芯西青还在建设中。  华虹半导体总裁兼执行董事唐均军则表示,2023年,华虹半导体的无锡12英寸生产线将逐步释放月产能至9.5万片,并将适时启动新产线的建设,为公司特色工艺的中长期发展提供产能支持,以更好满足市场对公司先进“特色IC+Power Discrete”工艺的需求。  灼识咨询合伙人赵晓马告诉《证券日报》记者:“外部政策端的限制加码确实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短期阵痛,但是这也倒逼我国半导体厂商加速国产化进程,实现自主可控的产品设计与制造,在各个被‘卡脖子’的细分领域有望开启新一轮国产替代周期,驱动我国半导体行业增长。从中长期来看,产业周期自然会随着供需两端调整探底继而改善,但随着车规级、工业级半导体中的智能汽车芯片、特种芯片等新赛道提供新的增量,半导体板块会步入新一轮上涨周期。”","praisecount":0,"seodesp":"华虹半导体总裁兼执行董事唐均军则表示,2023年,华虹半导体的无锡12英寸生产线将逐步释放月产能至9.5万片,并将适时启动新产线的建设,为公司特色工艺的中长期发展提供产能支持,以更好满足市场对公司先进“特色IC+Power Discrete”工艺的需求。","newsdate":"20230513093941      时间:2023-05-13 10:31:41
  • 第22届“汉语桥”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肯尼亚赛区决赛落幕-天天消息

    新华社内罗毕5月12日电(记者黎华玲)第22届“汉语桥”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肯尼亚赛区决赛12日在内罗毕大学

    来源:证券日报","title":"中芯国际、华虹半导体齐发一季报 两大晶圆大厂均对今年市场持谨慎态度","newslogo":"","newsid":"b0b89c137a654ea48ed7c0c48e5db777","tagname":"","fromkmcinnerid":"","fromkmcurl":"","followcount":0,"seosubject":"中芯国际、华虹半导体齐发一季报 两大晶圆大厂均对今年市场持谨慎态度","newscontent":"  作为半导体行业“风向标”,晶圆大厂的一举一动都向外界传递着行业最新信号。5月11日,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同时发布的2023年一季报显示:半导体行业下半年能否迎来复苏还不甚明朗。  具体来看,华虹半导体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.31亿美元,同比增长6.09%,环比持平;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.52亿美元,同比增长47.88%,环比下降4.3%。中芯国际则在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2.09亿元,实现净利润15.91亿元,同比均出现下降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芯国际预计二季度营收将有所回升。  在5月12日的中芯国际一季度业绩会上,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表示:“一季度产业整体尚处于底部,工业和汽车领域相对稳健,手机和消费电子产业链库存依然高企,市场对已有的旧产品,尤其是量大价低的产品需求进一步下降。”同样,华虹半导体也持续感受到一季度市场的疲软。  多位下游芯片企业表示,受消费端需求和国际形势影响,行业目前未见明显好转迹象,销售层面承受较大压力。而一家科技咨询机构人士向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:“芯片设计厂商的需求目前确实处于较为低迷的状态,但这一状态是芯片行业供需周期的正常体现。此外,主要因国际方面对于设备的限制,全球市场短期内或将不断探底。”  市场低迷尚未改善  销售略好于预期  由于消费应用需求大大下降,下游芯片设计行业在过去一年普遍处于“去库存”状态,这一情况于今年一季度也未见明显改善。也正因为此,在2023年年度前瞻指引中,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均给出了较为保守的业绩指引。而在两家公司披露一季报前,市场低预期还曾一度引发市场波动。  不过,中芯国际管理层在评论经营情况时称,今年一季度,公司销售收入略好于指引,毛利率也处于指引的上部。  赵海军在业绩说明会上介绍,目前下游细分市场里,手机消费类产业链中,部分客户推出新产品需要向中芯国际紧急下单;其次,公司明显看到全球中低端WiFi、互连需求旺盛,供不应求;另外,在建筑领域,LED灯的驱动电路、节能电路,建筑外表面装饰灯等需求正在逐渐回升,且需求量很大。  今年一季度中芯国际销售晶圆数量(约当8英寸晶圆的片数)125.17万片,产能利用率为68.1%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芯国际月产能已从去年一季度的64.91万片提升至今年一季度的73.23万片。  中芯国际预计其产能利用率将在二季度回升,并且进入持续性回升趋势。赵海军对此解释称,一方面,中芯国际正在全力做新产品,新产品没有库存,因此一旦验证进入整机供应链后,客户需要增加到3个月至5个月的库存,达到平衡的状态,中芯国际就可以多做;另一方面,部分客户的投标份额较去年增长,因此新产品和旧产品在中芯国际的下单量会增多。  同样在产能方面,华虹半导体一季报显示,公司季度末8英寸等值晶圆产能达到32.4万片,总体产能利用率为103.5%,保持高位运行。  全年指引不变  扩产将有节奏推进  截至目前,两大晶圆大厂对于2023年预期与年初基本一致,也正努力从萎缩下行的市场中挖掘“确定性”。  中芯国际预计,今年二季度产能利用率和出货量都高于一季度,销售收入预计环比增长5%到7%,平均晶圆单价受产品组合变动影响环比下降;毛利率预计在19%到21%之间。  “我们主要的依据是,比起3个月以前,全球市场虽然还处于底部,但近期中芯国际在不同领域察觉到了中国客户信心的回升。此外,去年率先进入去库存阶段的高压驱动摄像头、芯片和专用存储器领域出现向好的变化。第三,公司积极创新终端整机,寻求市场突破,推进新产品和首发新性能的实现,带来了公司急单的快速增长。”赵海军表示。  目前,中芯国际40nm和28nm节点已经恢复满载状态。但赵海军也表示,短期内,受限于产能、平台的配套等长短脚问题,新产品实现快速收入增长还需时间。  展望2023全年,中芯国际表示,目前对于全年的指引维持不变,即销售收入同比降幅为低十位数,毛利率在20%左右。面对市场的快速变化,公司将继续遵循以市场为导向、以客户为中心的策略,加强与终端市场的对话,全力配合新产品的推出,做好产线长短脚调整配套,迎接下一轮的增长周期。  晶圆大厂既有的扩产计划仍然不变。据中芯国际披露,目前,中芯深圳已进入量产,中芯京城预计下半年进入量产,中芯东方预计年底通线,中芯西青还在建设中。  华虹半导体总裁兼执行董事唐均军则表示,2023年,华虹半导体的无锡12英寸生产线将逐步释放月产能至9.5万片,并将适时启动新产线的建设,为公司特色工艺的中长期发展提供产能支持,以更好满足市场对公司先进“特色IC+Power Discrete”工艺的需求。  灼识咨询合伙人赵晓马告诉《证券日报》记者:“外部政策端的限制加码确实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短期阵痛,但是这也倒逼我国半导体厂商加速国产化进程,实现自主可控的产品设计与制造,在各个被‘卡脖子’的细分领域有望开启新一轮国产替代周期,驱动我国半导体行业增长。从中长期来看,产业周期自然会随着供需两端调整探底继而改善,但随着车规级、工业级半导体中的智能汽车芯片、特种芯片等新赛道提供新的增量,半导体板块会步入新一轮上涨周期。”","praisecount":0,"seodesp":"华虹半导体总裁兼执行董事唐均军则表示,2023年,华虹半导体的无锡12英寸生产线将逐步释放月产能至9.5万片,并将适时启动新产线的建设,为公司特色工艺的中长期发展提供产能支持,以更好满足市场对公司先进“特色IC+Power Discrete”工艺的需求。","newsdate":"20230513093941      时间:2023-05-13 09:59:34
  • 速讯:观战台:曼城阿森纳继续隔空对话 巴萨赢球即夺冠

    本周末,五大联赛继续进行。英超赛场上,曼城和阿森纳继续隔空对话,展开对冠军的追逐,曼联和利物浦继续争

    来源:证券日报","title":"中芯国际、华虹半导体齐发一季报 两大晶圆大厂均对今年市场持谨慎态度","newslogo":"","newsid":"b0b89c137a654ea48ed7c0c48e5db777","tagname":"","fromkmcinnerid":"","fromkmcurl":"","followcount":0,"seosubject":"中芯国际、华虹半导体齐发一季报 两大晶圆大厂均对今年市场持谨慎态度","newscontent":"  作为半导体行业“风向标”,晶圆大厂的一举一动都向外界传递着行业最新信号。5月11日,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同时发布的2023年一季报显示:半导体行业下半年能否迎来复苏还不甚明朗。  具体来看,华虹半导体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.31亿美元,同比增长6.09%,环比持平;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.52亿美元,同比增长47.88%,环比下降4.3%。中芯国际则在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2.09亿元,实现净利润15.91亿元,同比均出现下降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芯国际预计二季度营收将有所回升。  在5月12日的中芯国际一季度业绩会上,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表示:“一季度产业整体尚处于底部,工业和汽车领域相对稳健,手机和消费电子产业链库存依然高企,市场对已有的旧产品,尤其是量大价低的产品需求进一步下降。”同样,华虹半导体也持续感受到一季度市场的疲软。  多位下游芯片企业表示,受消费端需求和国际形势影响,行业目前未见明显好转迹象,销售层面承受较大压力。而一家科技咨询机构人士向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:“芯片设计厂商的需求目前确实处于较为低迷的状态,但这一状态是芯片行业供需周期的正常体现。此外,主要因国际方面对于设备的限制,全球市场短期内或将不断探底。”  市场低迷尚未改善  销售略好于预期  由于消费应用需求大大下降,下游芯片设计行业在过去一年普遍处于“去库存”状态,这一情况于今年一季度也未见明显改善。也正因为此,在2023年年度前瞻指引中,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均给出了较为保守的业绩指引。而在两家公司披露一季报前,市场低预期还曾一度引发市场波动。  不过,中芯国际管理层在评论经营情况时称,今年一季度,公司销售收入略好于指引,毛利率也处于指引的上部。  赵海军在业绩说明会上介绍,目前下游细分市场里,手机消费类产业链中,部分客户推出新产品需要向中芯国际紧急下单;其次,公司明显看到全球中低端WiFi、互连需求旺盛,供不应求;另外,在建筑领域,LED灯的驱动电路、节能电路,建筑外表面装饰灯等需求正在逐渐回升,且需求量很大。  今年一季度中芯国际销售晶圆数量(约当8英寸晶圆的片数)125.17万片,产能利用率为68.1%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芯国际月产能已从去年一季度的64.91万片提升至今年一季度的73.23万片。  中芯国际预计其产能利用率将在二季度回升,并且进入持续性回升趋势。赵海军对此解释称,一方面,中芯国际正在全力做新产品,新产品没有库存,因此一旦验证进入整机供应链后,客户需要增加到3个月至5个月的库存,达到平衡的状态,中芯国际就可以多做;另一方面,部分客户的投标份额较去年增长,因此新产品和旧产品在中芯国际的下单量会增多。  同样在产能方面,华虹半导体一季报显示,公司季度末8英寸等值晶圆产能达到32.4万片,总体产能利用率为103.5%,保持高位运行。  全年指引不变  扩产将有节奏推进  截至目前,两大晶圆大厂对于2023年预期与年初基本一致,也正努力从萎缩下行的市场中挖掘“确定性”。  中芯国际预计,今年二季度产能利用率和出货量都高于一季度,销售收入预计环比增长5%到7%,平均晶圆单价受产品组合变动影响环比下降;毛利率预计在19%到21%之间。  “我们主要的依据是,比起3个月以前,全球市场虽然还处于底部,但近期中芯国际在不同领域察觉到了中国客户信心的回升。此外,去年率先进入去库存阶段的高压驱动摄像头、芯片和专用存储器领域出现向好的变化。第三,公司积极创新终端整机,寻求市场突破,推进新产品和首发新性能的实现,带来了公司急单的快速增长。”赵海军表示。  目前,中芯国际40nm和28nm节点已经恢复满载状态。但赵海军也表示,短期内,受限于产能、平台的配套等长短脚问题,新产品实现快速收入增长还需时间。  展望2023全年,中芯国际表示,目前对于全年的指引维持不变,即销售收入同比降幅为低十位数,毛利率在20%左右。面对市场的快速变化,公司将继续遵循以市场为导向、以客户为中心的策略,加强与终端市场的对话,全力配合新产品的推出,做好产线长短脚调整配套,迎接下一轮的增长周期。  晶圆大厂既有的扩产计划仍然不变。据中芯国际披露,目前,中芯深圳已进入量产,中芯京城预计下半年进入量产,中芯东方预计年底通线,中芯西青还在建设中。  华虹半导体总裁兼执行董事唐均军则表示,2023年,华虹半导体的无锡12英寸生产线将逐步释放月产能至9.5万片,并将适时启动新产线的建设,为公司特色工艺的中长期发展提供产能支持,以更好满足市场对公司先进“特色IC+Power Discrete”工艺的需求。  灼识咨询合伙人赵晓马告诉《证券日报》记者:“外部政策端的限制加码确实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短期阵痛,但是这也倒逼我国半导体厂商加速国产化进程,实现自主可控的产品设计与制造,在各个被‘卡脖子’的细分领域有望开启新一轮国产替代周期,驱动我国半导体行业增长。从中长期来看,产业周期自然会随着供需两端调整探底继而改善,但随着车规级、工业级半导体中的智能汽车芯片、特种芯片等新赛道提供新的增量,半导体板块会步入新一轮上涨周期。”","praisecount":0,"seodesp":"华虹半导体总裁兼执行董事唐均军则表示,2023年,华虹半导体的无锡12英寸生产线将逐步释放月产能至9.5万片,并将适时启动新产线的建设,为公司特色工艺的中长期发展提供产能支持,以更好满足市场对公司先进“特色IC+Power Discrete”工艺的需求。","newsdate":"20230513093941      时间:2023-05-13 08:48:20
  • 恒指牛熊街货比(61.8:38.2)︱5月13日|当前快讯

    截至5月13日,恒指最新的牛熊街货比例为61 8:38 2。

    来源:证券日报","title":"中芯国际、华虹半导体齐发一季报 两大晶圆大厂均对今年市场持谨慎态度","newslogo":"","newsid":"b0b89c137a654ea48ed7c0c48e5db777","tagname":"","fromkmcinnerid":"","fromkmcurl":"","followcount":0,"seosubject":"中芯国际、华虹半导体齐发一季报 两大晶圆大厂均对今年市场持谨慎态度","newscontent":"  作为半导体行业“风向标”,晶圆大厂的一举一动都向外界传递着行业最新信号。5月11日,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同时发布的2023年一季报显示:半导体行业下半年能否迎来复苏还不甚明朗。  具体来看,华虹半导体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.31亿美元,同比增长6.09%,环比持平;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.52亿美元,同比增长47.88%,环比下降4.3%。中芯国际则在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2.09亿元,实现净利润15.91亿元,同比均出现下降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芯国际预计二季度营收将有所回升。  在5月12日的中芯国际一季度业绩会上,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表示:“一季度产业整体尚处于底部,工业和汽车领域相对稳健,手机和消费电子产业链库存依然高企,市场对已有的旧产品,尤其是量大价低的产品需求进一步下降。”同样,华虹半导体也持续感受到一季度市场的疲软。  多位下游芯片企业表示,受消费端需求和国际形势影响,行业目前未见明显好转迹象,销售层面承受较大压力。而一家科技咨询机构人士向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:“芯片设计厂商的需求目前确实处于较为低迷的状态,但这一状态是芯片行业供需周期的正常体现。此外,主要因国际方面对于设备的限制,全球市场短期内或将不断探底。”  市场低迷尚未改善  销售略好于预期  由于消费应用需求大大下降,下游芯片设计行业在过去一年普遍处于“去库存”状态,这一情况于今年一季度也未见明显改善。也正因为此,在2023年年度前瞻指引中,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均给出了较为保守的业绩指引。而在两家公司披露一季报前,市场低预期还曾一度引发市场波动。  不过,中芯国际管理层在评论经营情况时称,今年一季度,公司销售收入略好于指引,毛利率也处于指引的上部。  赵海军在业绩说明会上介绍,目前下游细分市场里,手机消费类产业链中,部分客户推出新产品需要向中芯国际紧急下单;其次,公司明显看到全球中低端WiFi、互连需求旺盛,供不应求;另外,在建筑领域,LED灯的驱动电路、节能电路,建筑外表面装饰灯等需求正在逐渐回升,且需求量很大。  今年一季度中芯国际销售晶圆数量(约当8英寸晶圆的片数)125.17万片,产能利用率为68.1%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芯国际月产能已从去年一季度的64.91万片提升至今年一季度的73.23万片。  中芯国际预计其产能利用率将在二季度回升,并且进入持续性回升趋势。赵海军对此解释称,一方面,中芯国际正在全力做新产品,新产品没有库存,因此一旦验证进入整机供应链后,客户需要增加到3个月至5个月的库存,达到平衡的状态,中芯国际就可以多做;另一方面,部分客户的投标份额较去年增长,因此新产品和旧产品在中芯国际的下单量会增多。  同样在产能方面,华虹半导体一季报显示,公司季度末8英寸等值晶圆产能达到32.4万片,总体产能利用率为103.5%,保持高位运行。  全年指引不变  扩产将有节奏推进  截至目前,两大晶圆大厂对于2023年预期与年初基本一致,也正努力从萎缩下行的市场中挖掘“确定性”。  中芯国际预计,今年二季度产能利用率和出货量都高于一季度,销售收入预计环比增长5%到7%,平均晶圆单价受产品组合变动影响环比下降;毛利率预计在19%到21%之间。  “我们主要的依据是,比起3个月以前,全球市场虽然还处于底部,但近期中芯国际在不同领域察觉到了中国客户信心的回升。此外,去年率先进入去库存阶段的高压驱动摄像头、芯片和专用存储器领域出现向好的变化。第三,公司积极创新终端整机,寻求市场突破,推进新产品和首发新性能的实现,带来了公司急单的快速增长。”赵海军表示。  目前,中芯国际40nm和28nm节点已经恢复满载状态。但赵海军也表示,短期内,受限于产能、平台的配套等长短脚问题,新产品实现快速收入增长还需时间。  展望2023全年,中芯国际表示,目前对于全年的指引维持不变,即销售收入同比降幅为低十位数,毛利率在20%左右。面对市场的快速变化,公司将继续遵循以市场为导向、以客户为中心的策略,加强与终端市场的对话,全力配合新产品的推出,做好产线长短脚调整配套,迎接下一轮的增长周期。  晶圆大厂既有的扩产计划仍然不变。据中芯国际披露,目前,中芯深圳已进入量产,中芯京城预计下半年进入量产,中芯东方预计年底通线,中芯西青还在建设中。  华虹半导体总裁兼执行董事唐均军则表示,2023年,华虹半导体的无锡12英寸生产线将逐步释放月产能至9.5万片,并将适时启动新产线的建设,为公司特色工艺的中长期发展提供产能支持,以更好满足市场对公司先进“特色IC+Power Discrete”工艺的需求。  灼识咨询合伙人赵晓马告诉《证券日报》记者:“外部政策端的限制加码确实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短期阵痛,但是这也倒逼我国半导体厂商加速国产化进程,实现自主可控的产品设计与制造,在各个被‘卡脖子’的细分领域有望开启新一轮国产替代周期,驱动我国半导体行业增长。从中长期来看,产业周期自然会随着供需两端调整探底继而改善,但随着车规级、工业级半导体中的智能汽车芯片、特种芯片等新赛道提供新的增量,半导体板块会步入新一轮上涨周期。”","praisecount":0,"seodesp":"华虹半导体总裁兼执行董事唐均军则表示,2023年,华虹半导体的无锡12英寸生产线将逐步释放月产能至9.5万片,并将适时启动新产线的建设,为公司特色工艺的中长期发展提供产能支持,以更好满足市场对公司先进“特色IC+Power Discrete”工艺的需求。","newsdate":"20230513093941      时间:2023-05-13 07:53:14
  • 每日速讯:法网公布奖金分配:总额提升12.3%,低排位选手获利,冠军230万欧

    为了确保参加运动员之间的分配更加公平,今年法网大幅提升了男女单打首轮出局者的奖金,资格赛3轮比赛奖金

    来源:证券日报","title":"中芯国际、华虹半导体齐发一季报 两大晶圆大厂均对今年市场持谨慎态度","newslogo":"","newsid":"b0b89c137a654ea48ed7c0c48e5db777","tagname":"","fromkmcinnerid":"","fromkmcurl":"","followcount":0,"seosubject":"中芯国际、华虹半导体齐发一季报 两大晶圆大厂均对今年市场持谨慎态度","newscontent":"  作为半导体行业“风向标”,晶圆大厂的一举一动都向外界传递着行业最新信号。5月11日,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同时发布的2023年一季报显示:半导体行业下半年能否迎来复苏还不甚明朗。  具体来看,华虹半导体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.31亿美元,同比增长6.09%,环比持平;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.52亿美元,同比增长47.88%,环比下降4.3%。中芯国际则在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2.09亿元,实现净利润15.91亿元,同比均出现下降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芯国际预计二季度营收将有所回升。  在5月12日的中芯国际一季度业绩会上,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表示:“一季度产业整体尚处于底部,工业和汽车领域相对稳健,手机和消费电子产业链库存依然高企,市场对已有的旧产品,尤其是量大价低的产品需求进一步下降。”同样,华虹半导体也持续感受到一季度市场的疲软。  多位下游芯片企业表示,受消费端需求和国际形势影响,行业目前未见明显好转迹象,销售层面承受较大压力。而一家科技咨询机构人士向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:“芯片设计厂商的需求目前确实处于较为低迷的状态,但这一状态是芯片行业供需周期的正常体现。此外,主要因国际方面对于设备的限制,全球市场短期内或将不断探底。”  市场低迷尚未改善  销售略好于预期  由于消费应用需求大大下降,下游芯片设计行业在过去一年普遍处于“去库存”状态,这一情况于今年一季度也未见明显改善。也正因为此,在2023年年度前瞻指引中,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均给出了较为保守的业绩指引。而在两家公司披露一季报前,市场低预期还曾一度引发市场波动。  不过,中芯国际管理层在评论经营情况时称,今年一季度,公司销售收入略好于指引,毛利率也处于指引的上部。  赵海军在业绩说明会上介绍,目前下游细分市场里,手机消费类产业链中,部分客户推出新产品需要向中芯国际紧急下单;其次,公司明显看到全球中低端WiFi、互连需求旺盛,供不应求;另外,在建筑领域,LED灯的驱动电路、节能电路,建筑外表面装饰灯等需求正在逐渐回升,且需求量很大。  今年一季度中芯国际销售晶圆数量(约当8英寸晶圆的片数)125.17万片,产能利用率为68.1%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芯国际月产能已从去年一季度的64.91万片提升至今年一季度的73.23万片。  中芯国际预计其产能利用率将在二季度回升,并且进入持续性回升趋势。赵海军对此解释称,一方面,中芯国际正在全力做新产品,新产品没有库存,因此一旦验证进入整机供应链后,客户需要增加到3个月至5个月的库存,达到平衡的状态,中芯国际就可以多做;另一方面,部分客户的投标份额较去年增长,因此新产品和旧产品在中芯国际的下单量会增多。  同样在产能方面,华虹半导体一季报显示,公司季度末8英寸等值晶圆产能达到32.4万片,总体产能利用率为103.5%,保持高位运行。  全年指引不变  扩产将有节奏推进  截至目前,两大晶圆大厂对于2023年预期与年初基本一致,也正努力从萎缩下行的市场中挖掘“确定性”。  中芯国际预计,今年二季度产能利用率和出货量都高于一季度,销售收入预计环比增长5%到7%,平均晶圆单价受产品组合变动影响环比下降;毛利率预计在19%到21%之间。  “我们主要的依据是,比起3个月以前,全球市场虽然还处于底部,但近期中芯国际在不同领域察觉到了中国客户信心的回升。此外,去年率先进入去库存阶段的高压驱动摄像头、芯片和专用存储器领域出现向好的变化。第三,公司积极创新终端整机,寻求市场突破,推进新产品和首发新性能的实现,带来了公司急单的快速增长。”赵海军表示。  目前,中芯国际40nm和28nm节点已经恢复满载状态。但赵海军也表示,短期内,受限于产能、平台的配套等长短脚问题,新产品实现快速收入增长还需时间。  展望2023全年,中芯国际表示,目前对于全年的指引维持不变,即销售收入同比降幅为低十位数,毛利率在20%左右。面对市场的快速变化,公司将继续遵循以市场为导向、以客户为中心的策略,加强与终端市场的对话,全力配合新产品的推出,做好产线长短脚调整配套,迎接下一轮的增长周期。  晶圆大厂既有的扩产计划仍然不变。据中芯国际披露,目前,中芯深圳已进入量产,中芯京城预计下半年进入量产,中芯东方预计年底通线,中芯西青还在建设中。  华虹半导体总裁兼执行董事唐均军则表示,2023年,华虹半导体的无锡12英寸生产线将逐步释放月产能至9.5万片,并将适时启动新产线的建设,为公司特色工艺的中长期发展提供产能支持,以更好满足市场对公司先进“特色IC+Power Discrete”工艺的需求。  灼识咨询合伙人赵晓马告诉《证券日报》记者:“外部政策端的限制加码确实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短期阵痛,但是这也倒逼我国半导体厂商加速国产化进程,实现自主可控的产品设计与制造,在各个被‘卡脖子’的细分领域有望开启新一轮国产替代周期,驱动我国半导体行业增长。从中长期来看,产业周期自然会随着供需两端调整探底继而改善,但随着车规级、工业级半导体中的智能汽车芯片、特种芯片等新赛道提供新的增量,半导体板块会步入新一轮上涨周期。”","praisecount":0,"seodesp":"华虹半导体总裁兼执行董事唐均军则表示,2023年,华虹半导体的无锡12英寸生产线将逐步释放月产能至9.5万片,并将适时启动新产线的建设,为公司特色工艺的中长期发展提供产能支持,以更好满足市场对公司先进“特色IC+Power Discrete”工艺的需求。","newsdate":"20230513093941      时间:2023-05-13 06:55:45
  • 世界快报:比背光更先进的富士X-T3 采用了全新的堆叠式传感器

    此前有消息称,富士将在9月的Photokina展会上发布全新旗舰无反光镜相机X-T3。现在又有新的传言称,新机将使用26

    来源:证券日报","title":"中芯国际、华虹半导体齐发一季报 两大晶圆大厂均对今年市场持谨慎态度","newslogo":"","newsid":"b0b89c137a654ea48ed7c0c48e5db777","tagname":"","fromkmcinnerid":"","fromkmcurl":"","followcount":0,"seosubject":"中芯国际、华虹半导体齐发一季报 两大晶圆大厂均对今年市场持谨慎态度","newscontent":"  作为半导体行业“风向标”,晶圆大厂的一举一动都向外界传递着行业最新信号。5月11日,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同时发布的2023年一季报显示:半导体行业下半年能否迎来复苏还不甚明朗。  具体来看,华虹半导体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.31亿美元,同比增长6.09%,环比持平;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.52亿美元,同比增长47.88%,环比下降4.3%。中芯国际则在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2.09亿元,实现净利润15.91亿元,同比均出现下降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芯国际预计二季度营收将有所回升。  在5月12日的中芯国际一季度业绩会上,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表示:“一季度产业整体尚处于底部,工业和汽车领域相对稳健,手机和消费电子产业链库存依然高企,市场对已有的旧产品,尤其是量大价低的产品需求进一步下降。”同样,华虹半导体也持续感受到一季度市场的疲软。  多位下游芯片企业表示,受消费端需求和国际形势影响,行业目前未见明显好转迹象,销售层面承受较大压力。而一家科技咨询机构人士向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:“芯片设计厂商的需求目前确实处于较为低迷的状态,但这一状态是芯片行业供需周期的正常体现。此外,主要因国际方面对于设备的限制,全球市场短期内或将不断探底。”  市场低迷尚未改善  销售略好于预期  由于消费应用需求大大下降,下游芯片设计行业在过去一年普遍处于“去库存”状态,这一情况于今年一季度也未见明显改善。也正因为此,在2023年年度前瞻指引中,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均给出了较为保守的业绩指引。而在两家公司披露一季报前,市场低预期还曾一度引发市场波动。  不过,中芯国际管理层在评论经营情况时称,今年一季度,公司销售收入略好于指引,毛利率也处于指引的上部。  赵海军在业绩说明会上介绍,目前下游细分市场里,手机消费类产业链中,部分客户推出新产品需要向中芯国际紧急下单;其次,公司明显看到全球中低端WiFi、互连需求旺盛,供不应求;另外,在建筑领域,LED灯的驱动电路、节能电路,建筑外表面装饰灯等需求正在逐渐回升,且需求量很大。  今年一季度中芯国际销售晶圆数量(约当8英寸晶圆的片数)125.17万片,产能利用率为68.1%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芯国际月产能已从去年一季度的64.91万片提升至今年一季度的73.23万片。  中芯国际预计其产能利用率将在二季度回升,并且进入持续性回升趋势。赵海军对此解释称,一方面,中芯国际正在全力做新产品,新产品没有库存,因此一旦验证进入整机供应链后,客户需要增加到3个月至5个月的库存,达到平衡的状态,中芯国际就可以多做;另一方面,部分客户的投标份额较去年增长,因此新产品和旧产品在中芯国际的下单量会增多。  同样在产能方面,华虹半导体一季报显示,公司季度末8英寸等值晶圆产能达到32.4万片,总体产能利用率为103.5%,保持高位运行。  全年指引不变  扩产将有节奏推进  截至目前,两大晶圆大厂对于2023年预期与年初基本一致,也正努力从萎缩下行的市场中挖掘“确定性”。  中芯国际预计,今年二季度产能利用率和出货量都高于一季度,销售收入预计环比增长5%到7%,平均晶圆单价受产品组合变动影响环比下降;毛利率预计在19%到21%之间。  “我们主要的依据是,比起3个月以前,全球市场虽然还处于底部,但近期中芯国际在不同领域察觉到了中国客户信心的回升。此外,去年率先进入去库存阶段的高压驱动摄像头、芯片和专用存储器领域出现向好的变化。第三,公司积极创新终端整机,寻求市场突破,推进新产品和首发新性能的实现,带来了公司急单的快速增长。”赵海军表示。  目前,中芯国际40nm和28nm节点已经恢复满载状态。但赵海军也表示,短期内,受限于产能、平台的配套等长短脚问题,新产品实现快速收入增长还需时间。  展望2023全年,中芯国际表示,目前对于全年的指引维持不变,即销售收入同比降幅为低十位数,毛利率在20%左右。面对市场的快速变化,公司将继续遵循以市场为导向、以客户为中心的策略,加强与终端市场的对话,全力配合新产品的推出,做好产线长短脚调整配套,迎接下一轮的增长周期。  晶圆大厂既有的扩产计划仍然不变。据中芯国际披露,目前,中芯深圳已进入量产,中芯京城预计下半年进入量产,中芯东方预计年底通线,中芯西青还在建设中。  华虹半导体总裁兼执行董事唐均军则表示,2023年,华虹半导体的无锡12英寸生产线将逐步释放月产能至9.5万片,并将适时启动新产线的建设,为公司特色工艺的中长期发展提供产能支持,以更好满足市场对公司先进“特色IC+Power Discrete”工艺的需求。  灼识咨询合伙人赵晓马告诉《证券日报》记者:“外部政策端的限制加码确实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短期阵痛,但是这也倒逼我国半导体厂商加速国产化进程,实现自主可控的产品设计与制造,在各个被‘卡脖子’的细分领域有望开启新一轮国产替代周期,驱动我国半导体行业增长。从中长期来看,产业周期自然会随着供需两端调整探底继而改善,但随着车规级、工业级半导体中的智能汽车芯片、特种芯片等新赛道提供新的增量,半导体板块会步入新一轮上涨周期。”","praisecount":0,"seodesp":"华虹半导体总裁兼执行董事唐均军则表示,2023年,华虹半导体的无锡12英寸生产线将逐步释放月产能至9.5万片,并将适时启动新产线的建设,为公司特色工艺的中长期发展提供产能支持,以更好满足市场对公司先进“特色IC+Power Discrete”工艺的需求。","newsdate":"20230513093941      时间:2023-05-13 06:55:38
  • 云南旅游(002059):5月12日北向资金减持96.54万股 天天聚看点

    5月12日北向资金减持96 54万股云南旅游。近5个交易日中,获北向资金减持的有2天,累计净减持27 71万股。近2

    来源:证券日报","title":"中芯国际、华虹半导体齐发一季报 两大晶圆大厂均对今年市场持谨慎态度","newslogo":"","newsid":"b0b89c137a654ea48ed7c0c48e5db777","tagname":"","fromkmcinnerid":"","fromkmcurl":"","followcount":0,"seosubject":"中芯国际、华虹半导体齐发一季报 两大晶圆大厂均对今年市场持谨慎态度","newscontent":"  作为半导体行业“风向标”,晶圆大厂的一举一动都向外界传递着行业最新信号。5月11日,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同时发布的2023年一季报显示:半导体行业下半年能否迎来复苏还不甚明朗。  具体来看,华虹半导体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.31亿美元,同比增长6.09%,环比持平;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.52亿美元,同比增长47.88%,环比下降4.3%。中芯国际则在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2.09亿元,实现净利润15.91亿元,同比均出现下降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芯国际预计二季度营收将有所回升。  在5月12日的中芯国际一季度业绩会上,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表示:“一季度产业整体尚处于底部,工业和汽车领域相对稳健,手机和消费电子产业链库存依然高企,市场对已有的旧产品,尤其是量大价低的产品需求进一步下降。”同样,华虹半导体也持续感受到一季度市场的疲软。  多位下游芯片企业表示,受消费端需求和国际形势影响,行业目前未见明显好转迹象,销售层面承受较大压力。而一家科技咨询机构人士向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:“芯片设计厂商的需求目前确实处于较为低迷的状态,但这一状态是芯片行业供需周期的正常体现。此外,主要因国际方面对于设备的限制,全球市场短期内或将不断探底。”  市场低迷尚未改善  销售略好于预期  由于消费应用需求大大下降,下游芯片设计行业在过去一年普遍处于“去库存”状态,这一情况于今年一季度也未见明显改善。也正因为此,在2023年年度前瞻指引中,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均给出了较为保守的业绩指引。而在两家公司披露一季报前,市场低预期还曾一度引发市场波动。  不过,中芯国际管理层在评论经营情况时称,今年一季度,公司销售收入略好于指引,毛利率也处于指引的上部。  赵海军在业绩说明会上介绍,目前下游细分市场里,手机消费类产业链中,部分客户推出新产品需要向中芯国际紧急下单;其次,公司明显看到全球中低端WiFi、互连需求旺盛,供不应求;另外,在建筑领域,LED灯的驱动电路、节能电路,建筑外表面装饰灯等需求正在逐渐回升,且需求量很大。  今年一季度中芯国际销售晶圆数量(约当8英寸晶圆的片数)125.17万片,产能利用率为68.1%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芯国际月产能已从去年一季度的64.91万片提升至今年一季度的73.23万片。  中芯国际预计其产能利用率将在二季度回升,并且进入持续性回升趋势。赵海军对此解释称,一方面,中芯国际正在全力做新产品,新产品没有库存,因此一旦验证进入整机供应链后,客户需要增加到3个月至5个月的库存,达到平衡的状态,中芯国际就可以多做;另一方面,部分客户的投标份额较去年增长,因此新产品和旧产品在中芯国际的下单量会增多。  同样在产能方面,华虹半导体一季报显示,公司季度末8英寸等值晶圆产能达到32.4万片,总体产能利用率为103.5%,保持高位运行。  全年指引不变  扩产将有节奏推进  截至目前,两大晶圆大厂对于2023年预期与年初基本一致,也正努力从萎缩下行的市场中挖掘“确定性”。  中芯国际预计,今年二季度产能利用率和出货量都高于一季度,销售收入预计环比增长5%到7%,平均晶圆单价受产品组合变动影响环比下降;毛利率预计在19%到21%之间。  “我们主要的依据是,比起3个月以前,全球市场虽然还处于底部,但近期中芯国际在不同领域察觉到了中国客户信心的回升。此外,去年率先进入去库存阶段的高压驱动摄像头、芯片和专用存储器领域出现向好的变化。第三,公司积极创新终端整机,寻求市场突破,推进新产品和首发新性能的实现,带来了公司急单的快速增长。”赵海军表示。  目前,中芯国际40nm和28nm节点已经恢复满载状态。但赵海军也表示,短期内,受限于产能、平台的配套等长短脚问题,新产品实现快速收入增长还需时间。  展望2023全年,中芯国际表示,目前对于全年的指引维持不变,即销售收入同比降幅为低十位数,毛利率在20%左右。面对市场的快速变化,公司将继续遵循以市场为导向、以客户为中心的策略,加强与终端市场的对话,全力配合新产品的推出,做好产线长短脚调整配套,迎接下一轮的增长周期。  晶圆大厂既有的扩产计划仍然不变。据中芯国际披露,目前,中芯深圳已进入量产,中芯京城预计下半年进入量产,中芯东方预计年底通线,中芯西青还在建设中。  华虹半导体总裁兼执行董事唐均军则表示,2023年,华虹半导体的无锡12英寸生产线将逐步释放月产能至9.5万片,并将适时启动新产线的建设,为公司特色工艺的中长期发展提供产能支持,以更好满足市场对公司先进“特色IC+Power Discrete”工艺的需求。  灼识咨询合伙人赵晓马告诉《证券日报》记者:“外部政策端的限制加码确实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短期阵痛,但是这也倒逼我国半导体厂商加速国产化进程,实现自主可控的产品设计与制造,在各个被‘卡脖子’的细分领域有望开启新一轮国产替代周期,驱动我国半导体行业增长。从中长期来看,产业周期自然会随着供需两端调整探底继而改善,但随着车规级、工业级半导体中的智能汽车芯片、特种芯片等新赛道提供新的增量,半导体板块会步入新一轮上涨周期。”","praisecount":0,"seodesp":"华虹半导体总裁兼执行董事唐均军则表示,2023年,华虹半导体的无锡12英寸生产线将逐步释放月产能至9.5万片,并将适时启动新产线的建设,为公司特色工艺的中长期发展提供产能支持,以更好满足市场对公司先进“特色IC+Power Discrete”工艺的需求。","newsdate":"20230513093941      时间:2023-05-13 06:20:56
  • 超坦克攻击官网在哪下载 最新官方下载安装地址

    超坦克攻击怎么下载?想要比别人更加抢先抢快的玩到这款游戏,那么你获取游戏开测消息是关键,能够获取到第

    来源:证券日报","title":"中芯国际、华虹半导体齐发一季报 两大晶圆大厂均对今年市场持谨慎态度","newslogo":"","newsid":"b0b89c137a654ea48ed7c0c48e5db777","tagname":"","fromkmcinnerid":"","fromkmcurl":"","followcount":0,"seosubject":"中芯国际、华虹半导体齐发一季报 两大晶圆大厂均对今年市场持谨慎态度","newscontent":"  作为半导体行业“风向标”,晶圆大厂的一举一动都向外界传递着行业最新信号。5月11日,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同时发布的2023年一季报显示:半导体行业下半年能否迎来复苏还不甚明朗。  具体来看,华虹半导体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.31亿美元,同比增长6.09%,环比持平;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.52亿美元,同比增长47.88%,环比下降4.3%。中芯国际则在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2.09亿元,实现净利润15.91亿元,同比均出现下降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芯国际预计二季度营收将有所回升。  在5月12日的中芯国际一季度业绩会上,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表示:“一季度产业整体尚处于底部,工业和汽车领域相对稳健,手机和消费电子产业链库存依然高企,市场对已有的旧产品,尤其是量大价低的产品需求进一步下降。”同样,华虹半导体也持续感受到一季度市场的疲软。  多位下游芯片企业表示,受消费端需求和国际形势影响,行业目前未见明显好转迹象,销售层面承受较大压力。而一家科技咨询机构人士向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:“芯片设计厂商的需求目前确实处于较为低迷的状态,但这一状态是芯片行业供需周期的正常体现。此外,主要因国际方面对于设备的限制,全球市场短期内或将不断探底。”  市场低迷尚未改善  销售略好于预期  由于消费应用需求大大下降,下游芯片设计行业在过去一年普遍处于“去库存”状态,这一情况于今年一季度也未见明显改善。也正因为此,在2023年年度前瞻指引中,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均给出了较为保守的业绩指引。而在两家公司披露一季报前,市场低预期还曾一度引发市场波动。  不过,中芯国际管理层在评论经营情况时称,今年一季度,公司销售收入略好于指引,毛利率也处于指引的上部。  赵海军在业绩说明会上介绍,目前下游细分市场里,手机消费类产业链中,部分客户推出新产品需要向中芯国际紧急下单;其次,公司明显看到全球中低端WiFi、互连需求旺盛,供不应求;另外,在建筑领域,LED灯的驱动电路、节能电路,建筑外表面装饰灯等需求正在逐渐回升,且需求量很大。  今年一季度中芯国际销售晶圆数量(约当8英寸晶圆的片数)125.17万片,产能利用率为68.1%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芯国际月产能已从去年一季度的64.91万片提升至今年一季度的73.23万片。  中芯国际预计其产能利用率将在二季度回升,并且进入持续性回升趋势。赵海军对此解释称,一方面,中芯国际正在全力做新产品,新产品没有库存,因此一旦验证进入整机供应链后,客户需要增加到3个月至5个月的库存,达到平衡的状态,中芯国际就可以多做;另一方面,部分客户的投标份额较去年增长,因此新产品和旧产品在中芯国际的下单量会增多。  同样在产能方面,华虹半导体一季报显示,公司季度末8英寸等值晶圆产能达到32.4万片,总体产能利用率为103.5%,保持高位运行。  全年指引不变  扩产将有节奏推进  截至目前,两大晶圆大厂对于2023年预期与年初基本一致,也正努力从萎缩下行的市场中挖掘“确定性”。  中芯国际预计,今年二季度产能利用率和出货量都高于一季度,销售收入预计环比增长5%到7%,平均晶圆单价受产品组合变动影响环比下降;毛利率预计在19%到21%之间。  “我们主要的依据是,比起3个月以前,全球市场虽然还处于底部,但近期中芯国际在不同领域察觉到了中国客户信心的回升。此外,去年率先进入去库存阶段的高压驱动摄像头、芯片和专用存储器领域出现向好的变化。第三,公司积极创新终端整机,寻求市场突破,推进新产品和首发新性能的实现,带来了公司急单的快速增长。”赵海军表示。  目前,中芯国际40nm和28nm节点已经恢复满载状态。但赵海军也表示,短期内,受限于产能、平台的配套等长短脚问题,新产品实现快速收入增长还需时间。  展望2023全年,中芯国际表示,目前对于全年的指引维持不变,即销售收入同比降幅为低十位数,毛利率在20%左右。面对市场的快速变化,公司将继续遵循以市场为导向、以客户为中心的策略,加强与终端市场的对话,全力配合新产品的推出,做好产线长短脚调整配套,迎接下一轮的增长周期。  晶圆大厂既有的扩产计划仍然不变。据中芯国际披露,目前,中芯深圳已进入量产,中芯京城预计下半年进入量产,中芯东方预计年底通线,中芯西青还在建设中。  华虹半导体总裁兼执行董事唐均军则表示,2023年,华虹半导体的无锡12英寸生产线将逐步释放月产能至9.5万片,并将适时启动新产线的建设,为公司特色工艺的中长期发展提供产能支持,以更好满足市场对公司先进“特色IC+Power Discrete”工艺的需求。  灼识咨询合伙人赵晓马告诉《证券日报》记者:“外部政策端的限制加码确实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短期阵痛,但是这也倒逼我国半导体厂商加速国产化进程,实现自主可控的产品设计与制造,在各个被‘卡脖子’的细分领域有望开启新一轮国产替代周期,驱动我国半导体行业增长。从中长期来看,产业周期自然会随着供需两端调整探底继而改善,但随着车规级、工业级半导体中的智能汽车芯片、特种芯片等新赛道提供新的增量,半导体板块会步入新一轮上涨周期。”","praisecount":0,"seodesp":"华虹半导体总裁兼执行董事唐均军则表示,2023年,华虹半导体的无锡12英寸生产线将逐步释放月产能至9.5万片,并将适时启动新产线的建设,为公司特色工艺的中长期发展提供产能支持,以更好满足市场对公司先进“特色IC+Power Discrete”工艺的需求。","newsdate":"20230513093941      时间:2023-05-13 05:16:45
  • 【全球新视野】2022年兵役登记证办理时间_兵役登记证办理时间

    1、兵役登记证最快当天能拿。2、兵役证办理程序:通知。3、按照市、区兵役机关发布的兵役登记通告,街道人

    来源:证券日报","title":"中芯国际、华虹半导体齐发一季报 两大晶圆大厂均对今年市场持谨慎态度","newslogo":"","newsid":"b0b89c137a654ea48ed7c0c48e5db777","tagname":"","fromkmcinnerid":"","fromkmcurl":"","followcount":0,"seosubject":"中芯国际、华虹半导体齐发一季报 两大晶圆大厂均对今年市场持谨慎态度","newscontent":"  作为半导体行业“风向标”,晶圆大厂的一举一动都向外界传递着行业最新信号。5月11日,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同时发布的2023年一季报显示:半导体行业下半年能否迎来复苏还不甚明朗。  具体来看,华虹半导体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.31亿美元,同比增长6.09%,环比持平;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.52亿美元,同比增长47.88%,环比下降4.3%。中芯国际则在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2.09亿元,实现净利润15.91亿元,同比均出现下降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芯国际预计二季度营收将有所回升。  在5月12日的中芯国际一季度业绩会上,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表示:“一季度产业整体尚处于底部,工业和汽车领域相对稳健,手机和消费电子产业链库存依然高企,市场对已有的旧产品,尤其是量大价低的产品需求进一步下降。”同样,华虹半导体也持续感受到一季度市场的疲软。  多位下游芯片企业表示,受消费端需求和国际形势影响,行业目前未见明显好转迹象,销售层面承受较大压力。而一家科技咨询机构人士向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:“芯片设计厂商的需求目前确实处于较为低迷的状态,但这一状态是芯片行业供需周期的正常体现。此外,主要因国际方面对于设备的限制,全球市场短期内或将不断探底。”  市场低迷尚未改善  销售略好于预期  由于消费应用需求大大下降,下游芯片设计行业在过去一年普遍处于“去库存”状态,这一情况于今年一季度也未见明显改善。也正因为此,在2023年年度前瞻指引中,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均给出了较为保守的业绩指引。而在两家公司披露一季报前,市场低预期还曾一度引发市场波动。  不过,中芯国际管理层在评论经营情况时称,今年一季度,公司销售收入略好于指引,毛利率也处于指引的上部。  赵海军在业绩说明会上介绍,目前下游细分市场里,手机消费类产业链中,部分客户推出新产品需要向中芯国际紧急下单;其次,公司明显看到全球中低端WiFi、互连需求旺盛,供不应求;另外,在建筑领域,LED灯的驱动电路、节能电路,建筑外表面装饰灯等需求正在逐渐回升,且需求量很大。  今年一季度中芯国际销售晶圆数量(约当8英寸晶圆的片数)125.17万片,产能利用率为68.1%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芯国际月产能已从去年一季度的64.91万片提升至今年一季度的73.23万片。  中芯国际预计其产能利用率将在二季度回升,并且进入持续性回升趋势。赵海军对此解释称,一方面,中芯国际正在全力做新产品,新产品没有库存,因此一旦验证进入整机供应链后,客户需要增加到3个月至5个月的库存,达到平衡的状态,中芯国际就可以多做;另一方面,部分客户的投标份额较去年增长,因此新产品和旧产品在中芯国际的下单量会增多。  同样在产能方面,华虹半导体一季报显示,公司季度末8英寸等值晶圆产能达到32.4万片,总体产能利用率为103.5%,保持高位运行。  全年指引不变  扩产将有节奏推进  截至目前,两大晶圆大厂对于2023年预期与年初基本一致,也正努力从萎缩下行的市场中挖掘“确定性”。  中芯国际预计,今年二季度产能利用率和出货量都高于一季度,销售收入预计环比增长5%到7%,平均晶圆单价受产品组合变动影响环比下降;毛利率预计在19%到21%之间。  “我们主要的依据是,比起3个月以前,全球市场虽然还处于底部,但近期中芯国际在不同领域察觉到了中国客户信心的回升。此外,去年率先进入去库存阶段的高压驱动摄像头、芯片和专用存储器领域出现向好的变化。第三,公司积极创新终端整机,寻求市场突破,推进新产品和首发新性能的实现,带来了公司急单的快速增长。”赵海军表示。  目前,中芯国际40nm和28nm节点已经恢复满载状态。但赵海军也表示,短期内,受限于产能、平台的配套等长短脚问题,新产品实现快速收入增长还需时间。  展望2023全年,中芯国际表示,目前对于全年的指引维持不变,即销售收入同比降幅为低十位数,毛利率在20%左右。面对市场的快速变化,公司将继续遵循以市场为导向、以客户为中心的策略,加强与终端市场的对话,全力配合新产品的推出,做好产线长短脚调整配套,迎接下一轮的增长周期。  晶圆大厂既有的扩产计划仍然不变。据中芯国际披露,目前,中芯深圳已进入量产,中芯京城预计下半年进入量产,中芯东方预计年底通线,中芯西青还在建设中。  华虹半导体总裁兼执行董事唐均军则表示,2023年,华虹半导体的无锡12英寸生产线将逐步释放月产能至9.5万片,并将适时启动新产线的建设,为公司特色工艺的中长期发展提供产能支持,以更好满足市场对公司先进“特色IC+Power Discrete”工艺的需求。  灼识咨询合伙人赵晓马告诉《证券日报》记者:“外部政策端的限制加码确实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短期阵痛,但是这也倒逼我国半导体厂商加速国产化进程,实现自主可控的产品设计与制造,在各个被‘卡脖子’的细分领域有望开启新一轮国产替代周期,驱动我国半导体行业增长。从中长期来看,产业周期自然会随着供需两端调整探底继而改善,但随着车规级、工业级半导体中的智能汽车芯片、特种芯片等新赛道提供新的增量,半导体板块会步入新一轮上涨周期。”","praisecount":0,"seodesp":"华虹半导体总裁兼执行董事唐均军则表示,2023年,华虹半导体的无锡12英寸生产线将逐步释放月产能至9.5万片,并将适时启动新产线的建设,为公司特色工艺的中长期发展提供产能支持,以更好满足市场对公司先进“特色IC+Power Discrete”工艺的需求。","newsdate":"20230513093941      时间:2023-05-13 03:05:48
  • 精选!40尺高柜集装箱能装多少立方_40尺集装箱能装多少立方

    1、2、3楼都在讲理论,理论与实际是有相差的。2、自己简单计算一下。3、40尺集装箱12 03x2 34x2 38

    来源:证券日报","title":"中芯国际、华虹半导体齐发一季报 两大晶圆大厂均对今年市场持谨慎态度","newslogo":"","newsid":"b0b89c137a654ea48ed7c0c48e5db777","tagname":"","fromkmcinnerid":"","fromkmcurl":"","followcount":0,"seosubject":"中芯国际、华虹半导体齐发一季报 两大晶圆大厂均对今年市场持谨慎态度","newscontent":"  作为半导体行业“风向标”,晶圆大厂的一举一动都向外界传递着行业最新信号。5月11日,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同时发布的2023年一季报显示:半导体行业下半年能否迎来复苏还不甚明朗。  具体来看,华虹半导体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.31亿美元,同比增长6.09%,环比持平;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.52亿美元,同比增长47.88%,环比下降4.3%。中芯国际则在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2.09亿元,实现净利润15.91亿元,同比均出现下降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芯国际预计二季度营收将有所回升。  在5月12日的中芯国际一季度业绩会上,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表示:“一季度产业整体尚处于底部,工业和汽车领域相对稳健,手机和消费电子产业链库存依然高企,市场对已有的旧产品,尤其是量大价低的产品需求进一步下降。”同样,华虹半导体也持续感受到一季度市场的疲软。  多位下游芯片企业表示,受消费端需求和国际形势影响,行业目前未见明显好转迹象,销售层面承受较大压力。而一家科技咨询机构人士向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:“芯片设计厂商的需求目前确实处于较为低迷的状态,但这一状态是芯片行业供需周期的正常体现。此外,主要因国际方面对于设备的限制,全球市场短期内或将不断探底。”  市场低迷尚未改善  销售略好于预期  由于消费应用需求大大下降,下游芯片设计行业在过去一年普遍处于“去库存”状态,这一情况于今年一季度也未见明显改善。也正因为此,在2023年年度前瞻指引中,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均给出了较为保守的业绩指引。而在两家公司披露一季报前,市场低预期还曾一度引发市场波动。  不过,中芯国际管理层在评论经营情况时称,今年一季度,公司销售收入略好于指引,毛利率也处于指引的上部。  赵海军在业绩说明会上介绍,目前下游细分市场里,手机消费类产业链中,部分客户推出新产品需要向中芯国际紧急下单;其次,公司明显看到全球中低端WiFi、互连需求旺盛,供不应求;另外,在建筑领域,LED灯的驱动电路、节能电路,建筑外表面装饰灯等需求正在逐渐回升,且需求量很大。  今年一季度中芯国际销售晶圆数量(约当8英寸晶圆的片数)125.17万片,产能利用率为68.1%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芯国际月产能已从去年一季度的64.91万片提升至今年一季度的73.23万片。  中芯国际预计其产能利用率将在二季度回升,并且进入持续性回升趋势。赵海军对此解释称,一方面,中芯国际正在全力做新产品,新产品没有库存,因此一旦验证进入整机供应链后,客户需要增加到3个月至5个月的库存,达到平衡的状态,中芯国际就可以多做;另一方面,部分客户的投标份额较去年增长,因此新产品和旧产品在中芯国际的下单量会增多。  同样在产能方面,华虹半导体一季报显示,公司季度末8英寸等值晶圆产能达到32.4万片,总体产能利用率为103.5%,保持高位运行。  全年指引不变  扩产将有节奏推进  截至目前,两大晶圆大厂对于2023年预期与年初基本一致,也正努力从萎缩下行的市场中挖掘“确定性”。  中芯国际预计,今年二季度产能利用率和出货量都高于一季度,销售收入预计环比增长5%到7%,平均晶圆单价受产品组合变动影响环比下降;毛利率预计在19%到21%之间。  “我们主要的依据是,比起3个月以前,全球市场虽然还处于底部,但近期中芯国际在不同领域察觉到了中国客户信心的回升。此外,去年率先进入去库存阶段的高压驱动摄像头、芯片和专用存储器领域出现向好的变化。第三,公司积极创新终端整机,寻求市场突破,推进新产品和首发新性能的实现,带来了公司急单的快速增长。”赵海军表示。  目前,中芯国际40nm和28nm节点已经恢复满载状态。但赵海军也表示,短期内,受限于产能、平台的配套等长短脚问题,新产品实现快速收入增长还需时间。  展望2023全年,中芯国际表示,目前对于全年的指引维持不变,即销售收入同比降幅为低十位数,毛利率在20%左右。面对市场的快速变化,公司将继续遵循以市场为导向、以客户为中心的策略,加强与终端市场的对话,全力配合新产品的推出,做好产线长短脚调整配套,迎接下一轮的增长周期。  晶圆大厂既有的扩产计划仍然不变。据中芯国际披露,目前,中芯深圳已进入量产,中芯京城预计下半年进入量产,中芯东方预计年底通线,中芯西青还在建设中。  华虹半导体总裁兼执行董事唐均军则表示,2023年,华虹半导体的无锡12英寸生产线将逐步释放月产能至9.5万片,并将适时启动新产线的建设,为公司特色工艺的中长期发展提供产能支持,以更好满足市场对公司先进“特色IC+Power Discrete”工艺的需求。  灼识咨询合伙人赵晓马告诉《证券日报》记者:“外部政策端的限制加码确实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短期阵痛,但是这也倒逼我国半导体厂商加速国产化进程,实现自主可控的产品设计与制造,在各个被‘卡脖子’的细分领域有望开启新一轮国产替代周期,驱动我国半导体行业增长。从中长期来看,产业周期自然会随着供需两端调整探底继而改善,但随着车规级、工业级半导体中的智能汽车芯片、特种芯片等新赛道提供新的增量,半导体板块会步入新一轮上涨周期。”","praisecount":0,"seodesp":"华虹半导体总裁兼执行董事唐均军则表示,2023年,华虹半导体的无锡12英寸生产线将逐步释放月产能至9.5万片,并将适时启动新产线的建设,为公司特色工艺的中长期发展提供产能支持,以更好满足市场对公司先进“特色IC+Power Discrete”工艺的需求。","newsdate":"20230513093941      时间:2023-05-13 00:59:07
  • 户口所在地行政区划怎么填写(户口所在地行政区划怎么填写表格)

    户口所在地行政区划怎么填写?户口所在地行政区划怎么填写?该项应该根据当事人户口本首而“住址”一栏填写:

    来源:证券日报","title":"中芯国际、华虹半导体齐发一季报 两大晶圆大厂均对今年市场持谨慎态度","newslogo":"","newsid":"b0b89c137a654ea48ed7c0c48e5db777","tagname":"","fromkmcinnerid":"","fromkmcurl":"","followcount":0,"seosubject":"中芯国际、华虹半导体齐发一季报 两大晶圆大厂均对今年市场持谨慎态度","newscontent":"  作为半导体行业“风向标”,晶圆大厂的一举一动都向外界传递着行业最新信号。5月11日,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同时发布的2023年一季报显示:半导体行业下半年能否迎来复苏还不甚明朗。  具体来看,华虹半导体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.31亿美元,同比增长6.09%,环比持平;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.52亿美元,同比增长47.88%,环比下降4.3%。中芯国际则在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2.09亿元,实现净利润15.91亿元,同比均出现下降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芯国际预计二季度营收将有所回升。  在5月12日的中芯国际一季度业绩会上,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表示:“一季度产业整体尚处于底部,工业和汽车领域相对稳健,手机和消费电子产业链库存依然高企,市场对已有的旧产品,尤其是量大价低的产品需求进一步下降。”同样,华虹半导体也持续感受到一季度市场的疲软。  多位下游芯片企业表示,受消费端需求和国际形势影响,行业目前未见明显好转迹象,销售层面承受较大压力。而一家科技咨询机构人士向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:“芯片设计厂商的需求目前确实处于较为低迷的状态,但这一状态是芯片行业供需周期的正常体现。此外,主要因国际方面对于设备的限制,全球市场短期内或将不断探底。”  市场低迷尚未改善  销售略好于预期  由于消费应用需求大大下降,下游芯片设计行业在过去一年普遍处于“去库存”状态,这一情况于今年一季度也未见明显改善。也正因为此,在2023年年度前瞻指引中,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均给出了较为保守的业绩指引。而在两家公司披露一季报前,市场低预期还曾一度引发市场波动。  不过,中芯国际管理层在评论经营情况时称,今年一季度,公司销售收入略好于指引,毛利率也处于指引的上部。  赵海军在业绩说明会上介绍,目前下游细分市场里,手机消费类产业链中,部分客户推出新产品需要向中芯国际紧急下单;其次,公司明显看到全球中低端WiFi、互连需求旺盛,供不应求;另外,在建筑领域,LED灯的驱动电路、节能电路,建筑外表面装饰灯等需求正在逐渐回升,且需求量很大。  今年一季度中芯国际销售晶圆数量(约当8英寸晶圆的片数)125.17万片,产能利用率为68.1%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芯国际月产能已从去年一季度的64.91万片提升至今年一季度的73.23万片。  中芯国际预计其产能利用率将在二季度回升,并且进入持续性回升趋势。赵海军对此解释称,一方面,中芯国际正在全力做新产品,新产品没有库存,因此一旦验证进入整机供应链后,客户需要增加到3个月至5个月的库存,达到平衡的状态,中芯国际就可以多做;另一方面,部分客户的投标份额较去年增长,因此新产品和旧产品在中芯国际的下单量会增多。  同样在产能方面,华虹半导体一季报显示,公司季度末8英寸等值晶圆产能达到32.4万片,总体产能利用率为103.5%,保持高位运行。  全年指引不变  扩产将有节奏推进  截至目前,两大晶圆大厂对于2023年预期与年初基本一致,也正努力从萎缩下行的市场中挖掘“确定性”。  中芯国际预计,今年二季度产能利用率和出货量都高于一季度,销售收入预计环比增长5%到7%,平均晶圆单价受产品组合变动影响环比下降;毛利率预计在19%到21%之间。  “我们主要的依据是,比起3个月以前,全球市场虽然还处于底部,但近期中芯国际在不同领域察觉到了中国客户信心的回升。此外,去年率先进入去库存阶段的高压驱动摄像头、芯片和专用存储器领域出现向好的变化。第三,公司积极创新终端整机,寻求市场突破,推进新产品和首发新性能的实现,带来了公司急单的快速增长。”赵海军表示。  目前,中芯国际40nm和28nm节点已经恢复满载状态。但赵海军也表示,短期内,受限于产能、平台的配套等长短脚问题,新产品实现快速收入增长还需时间。  展望2023全年,中芯国际表示,目前对于全年的指引维持不变,即销售收入同比降幅为低十位数,毛利率在20%左右。面对市场的快速变化,公司将继续遵循以市场为导向、以客户为中心的策略,加强与终端市场的对话,全力配合新产品的推出,做好产线长短脚调整配套,迎接下一轮的增长周期。  晶圆大厂既有的扩产计划仍然不变。据中芯国际披露,目前,中芯深圳已进入量产,中芯京城预计下半年进入量产,中芯东方预计年底通线,中芯西青还在建设中。  华虹半导体总裁兼执行董事唐均军则表示,2023年,华虹半导体的无锡12英寸生产线将逐步释放月产能至9.5万片,并将适时启动新产线的建设,为公司特色工艺的中长期发展提供产能支持,以更好满足市场对公司先进“特色IC+Power Discrete”工艺的需求。  灼识咨询合伙人赵晓马告诉《证券日报》记者:“外部政策端的限制加码确实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短期阵痛,但是这也倒逼我国半导体厂商加速国产化进程,实现自主可控的产品设计与制造,在各个被‘卡脖子’的细分领域有望开启新一轮国产替代周期,驱动我国半导体行业增长。从中长期来看,产业周期自然会随着供需两端调整探底继而改善,但随着车规级、工业级半导体中的智能汽车芯片、特种芯片等新赛道提供新的增量,半导体板块会步入新一轮上涨周期。”","praisecount":0,"seodesp":"华虹半导体总裁兼执行董事唐均军则表示,2023年,华虹半导体的无锡12英寸生产线将逐步释放月产能至9.5万片,并将适时启动新产线的建设,为公司特色工艺的中长期发展提供产能支持,以更好满足市场对公司先进“特色IC+Power Discrete”工艺的需求。","newsdate":"20230513093941      时间:2023-05-12 22:35:57
  • 国家防总办公室派出应急管理部、水利部联合工作组督导病险水库安全度汛工作_每日热议

    5月11日,国家防总办公室派出应急管理部、水利部联合工作组分赴山东、湖南、云南、江西、湖北、四川6省督导

    来源:证券日报","title":"中芯国际、华虹半导体齐发一季报 两大晶圆大厂均对今年市场持谨慎态度","newslogo":"","newsid":"b0b89c137a654ea48ed7c0c48e5db777","tagname":"","fromkmcinnerid":"","fromkmcurl":"","followcount":0,"seosubject":"中芯国际、华虹半导体齐发一季报 两大晶圆大厂均对今年市场持谨慎态度","newscontent":"  作为半导体行业“风向标”,晶圆大厂的一举一动都向外界传递着行业最新信号。5月11日,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同时发布的2023年一季报显示:半导体行业下半年能否迎来复苏还不甚明朗。  具体来看,华虹半导体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.31亿美元,同比增长6.09%,环比持平;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.52亿美元,同比增长47.88%,环比下降4.3%。中芯国际则在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2.09亿元,实现净利润15.91亿元,同比均出现下降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芯国际预计二季度营收将有所回升。  在5月12日的中芯国际一季度业绩会上,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表示:“一季度产业整体尚处于底部,工业和汽车领域相对稳健,手机和消费电子产业链库存依然高企,市场对已有的旧产品,尤其是量大价低的产品需求进一步下降。”同样,华虹半导体也持续感受到一季度市场的疲软。  多位下游芯片企业表示,受消费端需求和国际形势影响,行业目前未见明显好转迹象,销售层面承受较大压力。而一家科技咨询机构人士向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:“芯片设计厂商的需求目前确实处于较为低迷的状态,但这一状态是芯片行业供需周期的正常体现。此外,主要因国际方面对于设备的限制,全球市场短期内或将不断探底。”  市场低迷尚未改善  销售略好于预期  由于消费应用需求大大下降,下游芯片设计行业在过去一年普遍处于“去库存”状态,这一情况于今年一季度也未见明显改善。也正因为此,在2023年年度前瞻指引中,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均给出了较为保守的业绩指引。而在两家公司披露一季报前,市场低预期还曾一度引发市场波动。  不过,中芯国际管理层在评论经营情况时称,今年一季度,公司销售收入略好于指引,毛利率也处于指引的上部。  赵海军在业绩说明会上介绍,目前下游细分市场里,手机消费类产业链中,部分客户推出新产品需要向中芯国际紧急下单;其次,公司明显看到全球中低端WiFi、互连需求旺盛,供不应求;另外,在建筑领域,LED灯的驱动电路、节能电路,建筑外表面装饰灯等需求正在逐渐回升,且需求量很大。  今年一季度中芯国际销售晶圆数量(约当8英寸晶圆的片数)125.17万片,产能利用率为68.1%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芯国际月产能已从去年一季度的64.91万片提升至今年一季度的73.23万片。  中芯国际预计其产能利用率将在二季度回升,并且进入持续性回升趋势。赵海军对此解释称,一方面,中芯国际正在全力做新产品,新产品没有库存,因此一旦验证进入整机供应链后,客户需要增加到3个月至5个月的库存,达到平衡的状态,中芯国际就可以多做;另一方面,部分客户的投标份额较去年增长,因此新产品和旧产品在中芯国际的下单量会增多。  同样在产能方面,华虹半导体一季报显示,公司季度末8英寸等值晶圆产能达到32.4万片,总体产能利用率为103.5%,保持高位运行。  全年指引不变  扩产将有节奏推进  截至目前,两大晶圆大厂对于2023年预期与年初基本一致,也正努力从萎缩下行的市场中挖掘“确定性”。  中芯国际预计,今年二季度产能利用率和出货量都高于一季度,销售收入预计环比增长5%到7%,平均晶圆单价受产品组合变动影响环比下降;毛利率预计在19%到21%之间。  “我们主要的依据是,比起3个月以前,全球市场虽然还处于底部,但近期中芯国际在不同领域察觉到了中国客户信心的回升。此外,去年率先进入去库存阶段的高压驱动摄像头、芯片和专用存储器领域出现向好的变化。第三,公司积极创新终端整机,寻求市场突破,推进新产品和首发新性能的实现,带来了公司急单的快速增长。”赵海军表示。  目前,中芯国际40nm和28nm节点已经恢复满载状态。但赵海军也表示,短期内,受限于产能、平台的配套等长短脚问题,新产品实现快速收入增长还需时间。  展望2023全年,中芯国际表示,目前对于全年的指引维持不变,即销售收入同比降幅为低十位数,毛利率在20%左右。面对市场的快速变化,公司将继续遵循以市场为导向、以客户为中心的策略,加强与终端市场的对话,全力配合新产品的推出,做好产线长短脚调整配套,迎接下一轮的增长周期。  晶圆大厂既有的扩产计划仍然不变。据中芯国际披露,目前,中芯深圳已进入量产,中芯京城预计下半年进入量产,中芯东方预计年底通线,中芯西青还在建设中。  华虹半导体总裁兼执行董事唐均军则表示,2023年,华虹半导体的无锡12英寸生产线将逐步释放月产能至9.5万片,并将适时启动新产线的建设,为公司特色工艺的中长期发展提供产能支持,以更好满足市场对公司先进“特色IC+Power Discrete”工艺的需求。  灼识咨询合伙人赵晓马告诉《证券日报》记者:“外部政策端的限制加码确实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短期阵痛,但是这也倒逼我国半导体厂商加速国产化进程,实现自主可控的产品设计与制造,在各个被‘卡脖子’的细分领域有望开启新一轮国产替代周期,驱动我国半导体行业增长。从中长期来看,产业周期自然会随着供需两端调整探底继而改善,但随着车规级、工业级半导体中的智能汽车芯片、特种芯片等新赛道提供新的增量,半导体板块会步入新一轮上涨周期。”","praisecount":0,"seodesp":"华虹半导体总裁兼执行董事唐均军则表示,2023年,华虹半导体的无锡12英寸生产线将逐步释放月产能至9.5万片,并将适时启动新产线的建设,为公司特色工艺的中长期发展提供产能支持,以更好满足市场对公司先进“特色IC+Power Discrete”工艺的需求。","newsdate":"20230513093941      时间:2023-05-12 21:39:43
  • 方大集团:未来公司将持续深入挖掘光伏幕墙_BIPV项目 天天热资讯

    方大集团近期在接受调研时表示,公司是光伏建筑一体化(BIPV)及光伏发电系统设计、制造与集成和运营的较早

    来源:证券日报","title":"中芯国际、华虹半导体齐发一季报 两大晶圆大厂均对今年市场持谨慎态度","newslogo":"","newsid":"b0b89c137a654ea48ed7c0c48e5db777","tagname":"","fromkmcinnerid":"","fromkmcurl":"","followcount":0,"seosubject":"中芯国际、华虹半导体齐发一季报 两大晶圆大厂均对今年市场持谨慎态度","newscontent":"  作为半导体行业“风向标”,晶圆大厂的一举一动都向外界传递着行业最新信号。5月11日,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同时发布的2023年一季报显示:半导体行业下半年能否迎来复苏还不甚明朗。  具体来看,华虹半导体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.31亿美元,同比增长6.09%,环比持平;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.52亿美元,同比增长47.88%,环比下降4.3%。中芯国际则在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2.09亿元,实现净利润15.91亿元,同比均出现下降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芯国际预计二季度营收将有所回升。  在5月12日的中芯国际一季度业绩会上,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表示:“一季度产业整体尚处于底部,工业和汽车领域相对稳健,手机和消费电子产业链库存依然高企,市场对已有的旧产品,尤其是量大价低的产品需求进一步下降。”同样,华虹半导体也持续感受到一季度市场的疲软。  多位下游芯片企业表示,受消费端需求和国际形势影响,行业目前未见明显好转迹象,销售层面承受较大压力。而一家科技咨询机构人士向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:“芯片设计厂商的需求目前确实处于较为低迷的状态,但这一状态是芯片行业供需周期的正常体现。此外,主要因国际方面对于设备的限制,全球市场短期内或将不断探底。”  市场低迷尚未改善  销售略好于预期  由于消费应用需求大大下降,下游芯片设计行业在过去一年普遍处于“去库存”状态,这一情况于今年一季度也未见明显改善。也正因为此,在2023年年度前瞻指引中,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均给出了较为保守的业绩指引。而在两家公司披露一季报前,市场低预期还曾一度引发市场波动。  不过,中芯国际管理层在评论经营情况时称,今年一季度,公司销售收入略好于指引,毛利率也处于指引的上部。  赵海军在业绩说明会上介绍,目前下游细分市场里,手机消费类产业链中,部分客户推出新产品需要向中芯国际紧急下单;其次,公司明显看到全球中低端WiFi、互连需求旺盛,供不应求;另外,在建筑领域,LED灯的驱动电路、节能电路,建筑外表面装饰灯等需求正在逐渐回升,且需求量很大。  今年一季度中芯国际销售晶圆数量(约当8英寸晶圆的片数)125.17万片,产能利用率为68.1%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芯国际月产能已从去年一季度的64.91万片提升至今年一季度的73.23万片。  中芯国际预计其产能利用率将在二季度回升,并且进入持续性回升趋势。赵海军对此解释称,一方面,中芯国际正在全力做新产品,新产品没有库存,因此一旦验证进入整机供应链后,客户需要增加到3个月至5个月的库存,达到平衡的状态,中芯国际就可以多做;另一方面,部分客户的投标份额较去年增长,因此新产品和旧产品在中芯国际的下单量会增多。  同样在产能方面,华虹半导体一季报显示,公司季度末8英寸等值晶圆产能达到32.4万片,总体产能利用率为103.5%,保持高位运行。  全年指引不变  扩产将有节奏推进  截至目前,两大晶圆大厂对于2023年预期与年初基本一致,也正努力从萎缩下行的市场中挖掘“确定性”。  中芯国际预计,今年二季度产能利用率和出货量都高于一季度,销售收入预计环比增长5%到7%,平均晶圆单价受产品组合变动影响环比下降;毛利率预计在19%到21%之间。  “我们主要的依据是,比起3个月以前,全球市场虽然还处于底部,但近期中芯国际在不同领域察觉到了中国客户信心的回升。此外,去年率先进入去库存阶段的高压驱动摄像头、芯片和专用存储器领域出现向好的变化。第三,公司积极创新终端整机,寻求市场突破,推进新产品和首发新性能的实现,带来了公司急单的快速增长。”赵海军表示。  目前,中芯国际40nm和28nm节点已经恢复满载状态。但赵海军也表示,短期内,受限于产能、平台的配套等长短脚问题,新产品实现快速收入增长还需时间。  展望2023全年,中芯国际表示,目前对于全年的指引维持不变,即销售收入同比降幅为低十位数,毛利率在20%左右。面对市场的快速变化,公司将继续遵循以市场为导向、以客户为中心的策略,加强与终端市场的对话,全力配合新产品的推出,做好产线长短脚调整配套,迎接下一轮的增长周期。  晶圆大厂既有的扩产计划仍然不变。据中芯国际披露,目前,中芯深圳已进入量产,中芯京城预计下半年进入量产,中芯东方预计年底通线,中芯西青还在建设中。  华虹半导体总裁兼执行董事唐均军则表示,2023年,华虹半导体的无锡12英寸生产线将逐步释放月产能至9.5万片,并将适时启动新产线的建设,为公司特色工艺的中长期发展提供产能支持,以更好满足市场对公司先进“特色IC+Power Discrete”工艺的需求。  灼识咨询合伙人赵晓马告诉《证券日报》记者:“外部政策端的限制加码确实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短期阵痛,但是这也倒逼我国半导体厂商加速国产化进程,实现自主可控的产品设计与制造,在各个被‘卡脖子’的细分领域有望开启新一轮国产替代周期,驱动我国半导体行业增长。从中长期来看,产业周期自然会随着供需两端调整探底继而改善,但随着车规级、工业级半导体中的智能汽车芯片、特种芯片等新赛道提供新的增量,半导体板块会步入新一轮上涨周期。”","praisecount":0,"seodesp":"华虹半导体总裁兼执行董事唐均军则表示,2023年,华虹半导体的无锡12英寸生产线将逐步释放月产能至9.5万片,并将适时启动新产线的建设,为公司特色工艺的中长期发展提供产能支持,以更好满足市场对公司先进“特色IC+Power Discrete”工艺的需求。","newsdate":"20230513093941      时间:2023-05-12 20:48:38
  • 信用卡欠债无力偿还最好办法?无力偿还怎么协商?

  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,信用卡已成为人们日常消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但同时也随之带来了信用卡欠债问题。面

    来源:证券日报","title":"中芯国际、华虹半导体齐发一季报 两大晶圆大厂均对今年市场持谨慎态度","newslogo":"","newsid":"b0b89c137a654ea48ed7c0c48e5db777","tagname":"","fromkmcinnerid":"","fromkmcurl":"","followcount":0,"seosubject":"中芯国际、华虹半导体齐发一季报 两大晶圆大厂均对今年市场持谨慎态度","newscontent":"  作为半导体行业“风向标”,晶圆大厂的一举一动都向外界传递着行业最新信号。5月11日,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同时发布的2023年一季报显示:半导体行业下半年能否迎来复苏还不甚明朗。  具体来看,华虹半导体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.31亿美元,同比增长6.09%,环比持平;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.52亿美元,同比增长47.88%,环比下降4.3%。中芯国际则在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2.09亿元,实现净利润15.91亿元,同比均出现下降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芯国际预计二季度营收将有所回升。  在5月12日的中芯国际一季度业绩会上,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表示:“一季度产业整体尚处于底部,工业和汽车领域相对稳健,手机和消费电子产业链库存依然高企,市场对已有的旧产品,尤其是量大价低的产品需求进一步下降。”同样,华虹半导体也持续感受到一季度市场的疲软。  多位下游芯片企业表示,受消费端需求和国际形势影响,行业目前未见明显好转迹象,销售层面承受较大压力。而一家科技咨询机构人士向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:“芯片设计厂商的需求目前确实处于较为低迷的状态,但这一状态是芯片行业供需周期的正常体现。此外,主要因国际方面对于设备的限制,全球市场短期内或将不断探底。”  市场低迷尚未改善  销售略好于预期  由于消费应用需求大大下降,下游芯片设计行业在过去一年普遍处于“去库存”状态,这一情况于今年一季度也未见明显改善。也正因为此,在2023年年度前瞻指引中,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均给出了较为保守的业绩指引。而在两家公司披露一季报前,市场低预期还曾一度引发市场波动。  不过,中芯国际管理层在评论经营情况时称,今年一季度,公司销售收入略好于指引,毛利率也处于指引的上部。  赵海军在业绩说明会上介绍,目前下游细分市场里,手机消费类产业链中,部分客户推出新产品需要向中芯国际紧急下单;其次,公司明显看到全球中低端WiFi、互连需求旺盛,供不应求;另外,在建筑领域,LED灯的驱动电路、节能电路,建筑外表面装饰灯等需求正在逐渐回升,且需求量很大。  今年一季度中芯国际销售晶圆数量(约当8英寸晶圆的片数)125.17万片,产能利用率为68.1%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芯国际月产能已从去年一季度的64.91万片提升至今年一季度的73.23万片。  中芯国际预计其产能利用率将在二季度回升,并且进入持续性回升趋势。赵海军对此解释称,一方面,中芯国际正在全力做新产品,新产品没有库存,因此一旦验证进入整机供应链后,客户需要增加到3个月至5个月的库存,达到平衡的状态,中芯国际就可以多做;另一方面,部分客户的投标份额较去年增长,因此新产品和旧产品在中芯国际的下单量会增多。  同样在产能方面,华虹半导体一季报显示,公司季度末8英寸等值晶圆产能达到32.4万片,总体产能利用率为103.5%,保持高位运行。  全年指引不变  扩产将有节奏推进  截至目前,两大晶圆大厂对于2023年预期与年初基本一致,也正努力从萎缩下行的市场中挖掘“确定性”。  中芯国际预计,今年二季度产能利用率和出货量都高于一季度,销售收入预计环比增长5%到7%,平均晶圆单价受产品组合变动影响环比下降;毛利率预计在19%到21%之间。  “我们主要的依据是,比起3个月以前,全球市场虽然还处于底部,但近期中芯国际在不同领域察觉到了中国客户信心的回升。此外,去年率先进入去库存阶段的高压驱动摄像头、芯片和专用存储器领域出现向好的变化。第三,公司积极创新终端整机,寻求市场突破,推进新产品和首发新性能的实现,带来了公司急单的快速增长。”赵海军表示。  目前,中芯国际40nm和28nm节点已经恢复满载状态。但赵海军也表示,短期内,受限于产能、平台的配套等长短脚问题,新产品实现快速收入增长还需时间。  展望2023全年,中芯国际表示,目前对于全年的指引维持不变,即销售收入同比降幅为低十位数,毛利率在20%左右。面对市场的快速变化,公司将继续遵循以市场为导向、以客户为中心的策略,加强与终端市场的对话,全力配合新产品的推出,做好产线长短脚调整配套,迎接下一轮的增长周期。  晶圆大厂既有的扩产计划仍然不变。据中芯国际披露,目前,中芯深圳已进入量产,中芯京城预计下半年进入量产,中芯东方预计年底通线,中芯西青还在建设中。  华虹半导体总裁兼执行董事唐均军则表示,2023年,华虹半导体的无锡12英寸生产线将逐步释放月产能至9.5万片,并将适时启动新产线的建设,为公司特色工艺的中长期发展提供产能支持,以更好满足市场对公司先进“特色IC+Power Discrete”工艺的需求。  灼识咨询合伙人赵晓马告诉《证券日报》记者:“外部政策端的限制加码确实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短期阵痛,但是这也倒逼我国半导体厂商加速国产化进程,实现自主可控的产品设计与制造,在各个被‘卡脖子’的细分领域有望开启新一轮国产替代周期,驱动我国半导体行业增长。从中长期来看,产业周期自然会随着供需两端调整探底继而改善,但随着车规级、工业级半导体中的智能汽车芯片、特种芯片等新赛道提供新的增量,半导体板块会步入新一轮上涨周期。”","praisecount":0,"seodesp":"华虹半导体总裁兼执行董事唐均军则表示,2023年,华虹半导体的无锡12英寸生产线将逐步释放月产能至9.5万片,并将适时启动新产线的建设,为公司特色工艺的中长期发展提供产能支持,以更好满足市场对公司先进“特色IC+Power Discrete”工艺的需求。","newsdate":"20230513093941      时间:2023-05-12 20:27:42
  • 今日精选:施莱辛格 J·_关于施莱辛格 J·介绍

    施莱辛格,J·,关于施莱辛格,J·介绍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1、施莱辛格,J·,男

    来源:证券日报","title":"中芯国际、华虹半导体齐发一季报 两大晶圆大厂均对今年市场持谨慎态度","newslogo":"","newsid":"b0b89c137a654ea48ed7c0c48e5db777","tagname":"","fromkmcinnerid":"","fromkmcurl":"","followcount":0,"seosubject":"中芯国际、华虹半导体齐发一季报 两大晶圆大厂均对今年市场持谨慎态度","newscontent":"  作为半导体行业“风向标”,晶圆大厂的一举一动都向外界传递着行业最新信号。5月11日,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同时发布的2023年一季报显示:半导体行业下半年能否迎来复苏还不甚明朗。  具体来看,华虹半导体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.31亿美元,同比增长6.09%,环比持平;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.52亿美元,同比增长47.88%,环比下降4.3%。中芯国际则在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2.09亿元,实现净利润15.91亿元,同比均出现下降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芯国际预计二季度营收将有所回升。  在5月12日的中芯国际一季度业绩会上,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表示:“一季度产业整体尚处于底部,工业和汽车领域相对稳健,手机和消费电子产业链库存依然高企,市场对已有的旧产品,尤其是量大价低的产品需求进一步下降。”同样,华虹半导体也持续感受到一季度市场的疲软。  多位下游芯片企业表示,受消费端需求和国际形势影响,行业目前未见明显好转迹象,销售层面承受较大压力。而一家科技咨询机构人士向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:“芯片设计厂商的需求目前确实处于较为低迷的状态,但这一状态是芯片行业供需周期的正常体现。此外,主要因国际方面对于设备的限制,全球市场短期内或将不断探底。”  市场低迷尚未改善  销售略好于预期  由于消费应用需求大大下降,下游芯片设计行业在过去一年普遍处于“去库存”状态,这一情况于今年一季度也未见明显改善。也正因为此,在2023年年度前瞻指引中,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均给出了较为保守的业绩指引。而在两家公司披露一季报前,市场低预期还曾一度引发市场波动。  不过,中芯国际管理层在评论经营情况时称,今年一季度,公司销售收入略好于指引,毛利率也处于指引的上部。  赵海军在业绩说明会上介绍,目前下游细分市场里,手机消费类产业链中,部分客户推出新产品需要向中芯国际紧急下单;其次,公司明显看到全球中低端WiFi、互连需求旺盛,供不应求;另外,在建筑领域,LED灯的驱动电路、节能电路,建筑外表面装饰灯等需求正在逐渐回升,且需求量很大。  今年一季度中芯国际销售晶圆数量(约当8英寸晶圆的片数)125.17万片,产能利用率为68.1%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芯国际月产能已从去年一季度的64.91万片提升至今年一季度的73.23万片。  中芯国际预计其产能利用率将在二季度回升,并且进入持续性回升趋势。赵海军对此解释称,一方面,中芯国际正在全力做新产品,新产品没有库存,因此一旦验证进入整机供应链后,客户需要增加到3个月至5个月的库存,达到平衡的状态,中芯国际就可以多做;另一方面,部分客户的投标份额较去年增长,因此新产品和旧产品在中芯国际的下单量会增多。  同样在产能方面,华虹半导体一季报显示,公司季度末8英寸等值晶圆产能达到32.4万片,总体产能利用率为103.5%,保持高位运行。  全年指引不变  扩产将有节奏推进  截至目前,两大晶圆大厂对于2023年预期与年初基本一致,也正努力从萎缩下行的市场中挖掘“确定性”。  中芯国际预计,今年二季度产能利用率和出货量都高于一季度,销售收入预计环比增长5%到7%,平均晶圆单价受产品组合变动影响环比下降;毛利率预计在19%到21%之间。  “我们主要的依据是,比起3个月以前,全球市场虽然还处于底部,但近期中芯国际在不同领域察觉到了中国客户信心的回升。此外,去年率先进入去库存阶段的高压驱动摄像头、芯片和专用存储器领域出现向好的变化。第三,公司积极创新终端整机,寻求市场突破,推进新产品和首发新性能的实现,带来了公司急单的快速增长。”赵海军表示。  目前,中芯国际40nm和28nm节点已经恢复满载状态。但赵海军也表示,短期内,受限于产能、平台的配套等长短脚问题,新产品实现快速收入增长还需时间。  展望2023全年,中芯国际表示,目前对于全年的指引维持不变,即销售收入同比降幅为低十位数,毛利率在20%左右。面对市场的快速变化,公司将继续遵循以市场为导向、以客户为中心的策略,加强与终端市场的对话,全力配合新产品的推出,做好产线长短脚调整配套,迎接下一轮的增长周期。  晶圆大厂既有的扩产计划仍然不变。据中芯国际披露,目前,中芯深圳已进入量产,中芯京城预计下半年进入量产,中芯东方预计年底通线,中芯西青还在建设中。  华虹半导体总裁兼执行董事唐均军则表示,2023年,华虹半导体的无锡12英寸生产线将逐步释放月产能至9.5万片,并将适时启动新产线的建设,为公司特色工艺的中长期发展提供产能支持,以更好满足市场对公司先进“特色IC+Power Discrete”工艺的需求。  灼识咨询合伙人赵晓马告诉《证券日报》记者:“外部政策端的限制加码确实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短期阵痛,但是这也倒逼我国半导体厂商加速国产化进程,实现自主可控的产品设计与制造,在各个被‘卡脖子’的细分领域有望开启新一轮国产替代周期,驱动我国半导体行业增长。从中长期来看,产业周期自然会随着供需两端调整探底继而改善,但随着车规级、工业级半导体中的智能汽车芯片、特种芯片等新赛道提供新的增量,半导体板块会步入新一轮上涨周期。”","praisecount":0,"seodesp":"华虹半导体总裁兼执行董事唐均军则表示,2023年,华虹半导体的无锡12英寸生产线将逐步释放月产能至9.5万片,并将适时启动新产线的建设,为公司特色工艺的中长期发展提供产能支持,以更好满足市场对公司先进“特色IC+Power Discrete”工艺的需求。","newsdate":"20230513093941      时间:2023-05-12 19:57:21
  •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出自哪里_一日为师终身为父

    1、是清代诗人罗振玉的《鸣沙石室佚书-太公家教》。2、《太公家教》是我国最古老的治家格言,由於语言通俗

    来源:证券日报","title":"中芯国际、华虹半导体齐发一季报 两大晶圆大厂均对今年市场持谨慎态度","newslogo":"","newsid":"b0b89c137a654ea48ed7c0c48e5db777","tagname":"","fromkmcinnerid":"","fromkmcurl":"","followcount":0,"seosubject":"中芯国际、华虹半导体齐发一季报 两大晶圆大厂均对今年市场持谨慎态度","newscontent":"  作为半导体行业“风向标”,晶圆大厂的一举一动都向外界传递着行业最新信号。5月11日,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同时发布的2023年一季报显示:半导体行业下半年能否迎来复苏还不甚明朗。  具体来看,华虹半导体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.31亿美元,同比增长6.09%,环比持平;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.52亿美元,同比增长47.88%,环比下降4.3%。中芯国际则在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2.09亿元,实现净利润15.91亿元,同比均出现下降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芯国际预计二季度营收将有所回升。  在5月12日的中芯国际一季度业绩会上,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表示:“一季度产业整体尚处于底部,工业和汽车领域相对稳健,手机和消费电子产业链库存依然高企,市场对已有的旧产品,尤其是量大价低的产品需求进一步下降。”同样,华虹半导体也持续感受到一季度市场的疲软。  多位下游芯片企业表示,受消费端需求和国际形势影响,行业目前未见明显好转迹象,销售层面承受较大压力。而一家科技咨询机构人士向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:“芯片设计厂商的需求目前确实处于较为低迷的状态,但这一状态是芯片行业供需周期的正常体现。此外,主要因国际方面对于设备的限制,全球市场短期内或将不断探底。”  市场低迷尚未改善  销售略好于预期  由于消费应用需求大大下降,下游芯片设计行业在过去一年普遍处于“去库存”状态,这一情况于今年一季度也未见明显改善。也正因为此,在2023年年度前瞻指引中,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均给出了较为保守的业绩指引。而在两家公司披露一季报前,市场低预期还曾一度引发市场波动。  不过,中芯国际管理层在评论经营情况时称,今年一季度,公司销售收入略好于指引,毛利率也处于指引的上部。  赵海军在业绩说明会上介绍,目前下游细分市场里,手机消费类产业链中,部分客户推出新产品需要向中芯国际紧急下单;其次,公司明显看到全球中低端WiFi、互连需求旺盛,供不应求;另外,在建筑领域,LED灯的驱动电路、节能电路,建筑外表面装饰灯等需求正在逐渐回升,且需求量很大。  今年一季度中芯国际销售晶圆数量(约当8英寸晶圆的片数)125.17万片,产能利用率为68.1%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芯国际月产能已从去年一季度的64.91万片提升至今年一季度的73.23万片。  中芯国际预计其产能利用率将在二季度回升,并且进入持续性回升趋势。赵海军对此解释称,一方面,中芯国际正在全力做新产品,新产品没有库存,因此一旦验证进入整机供应链后,客户需要增加到3个月至5个月的库存,达到平衡的状态,中芯国际就可以多做;另一方面,部分客户的投标份额较去年增长,因此新产品和旧产品在中芯国际的下单量会增多。  同样在产能方面,华虹半导体一季报显示,公司季度末8英寸等值晶圆产能达到32.4万片,总体产能利用率为103.5%,保持高位运行。  全年指引不变  扩产将有节奏推进  截至目前,两大晶圆大厂对于2023年预期与年初基本一致,也正努力从萎缩下行的市场中挖掘“确定性”。  中芯国际预计,今年二季度产能利用率和出货量都高于一季度,销售收入预计环比增长5%到7%,平均晶圆单价受产品组合变动影响环比下降;毛利率预计在19%到21%之间。  “我们主要的依据是,比起3个月以前,全球市场虽然还处于底部,但近期中芯国际在不同领域察觉到了中国客户信心的回升。此外,去年率先进入去库存阶段的高压驱动摄像头、芯片和专用存储器领域出现向好的变化。第三,公司积极创新终端整机,寻求市场突破,推进新产品和首发新性能的实现,带来了公司急单的快速增长。”赵海军表示。  目前,中芯国际40nm和28nm节点已经恢复满载状态。但赵海军也表示,短期内,受限于产能、平台的配套等长短脚问题,新产品实现快速收入增长还需时间。  展望2023全年,中芯国际表示,目前对于全年的指引维持不变,即销售收入同比降幅为低十位数,毛利率在20%左右。面对市场的快速变化,公司将继续遵循以市场为导向、以客户为中心的策略,加强与终端市场的对话,全力配合新产品的推出,做好产线长短脚调整配套,迎接下一轮的增长周期。  晶圆大厂既有的扩产计划仍然不变。据中芯国际披露,目前,中芯深圳已进入量产,中芯京城预计下半年进入量产,中芯东方预计年底通线,中芯西青还在建设中。  华虹半导体总裁兼执行董事唐均军则表示,2023年,华虹半导体的无锡12英寸生产线将逐步释放月产能至9.5万片,并将适时启动新产线的建设,为公司特色工艺的中长期发展提供产能支持,以更好满足市场对公司先进“特色IC+Power Discrete”工艺的需求。  灼识咨询合伙人赵晓马告诉《证券日报》记者:“外部政策端的限制加码确实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短期阵痛,但是这也倒逼我国半导体厂商加速国产化进程,实现自主可控的产品设计与制造,在各个被‘卡脖子’的细分领域有望开启新一轮国产替代周期,驱动我国半导体行业增长。从中长期来看,产业周期自然会随着供需两端调整探底继而改善,但随着车规级、工业级半导体中的智能汽车芯片、特种芯片等新赛道提供新的增量,半导体板块会步入新一轮上涨周期。”","praisecount":0,"seodesp":"华虹半导体总裁兼执行董事唐均军则表示,2023年,华虹半导体的无锡12英寸生产线将逐步释放月产能至9.5万片,并将适时启动新产线的建设,为公司特色工艺的中长期发展提供产能支持,以更好满足市场对公司先进“特色IC+Power Discrete”工艺的需求。","newsdate":"20230513093941      时间:2023-05-12 19:10:33
  • “掏鸟获刑10年半”大学生将出狱:劝父放弃申诉,要创业好好生活-看热讯

    5月12日,“大学生掏鸟被判十年半”一案代理律师付建发布了当事人闫某即将出狱的消息,受到网友关注。5月11

    来源:证券日报","title":"中芯国际、华虹半导体齐发一季报 两大晶圆大厂均对今年市场持谨慎态度","newslogo":"","newsid":"b0b89c137a654ea48ed7c0c48e5db777","tagname":"","fromkmcinnerid":"","fromkmcurl":"","followcount":0,"seosubject":"中芯国际、华虹半导体齐发一季报 两大晶圆大厂均对今年市场持谨慎态度","newscontent":"  作为半导体行业“风向标”,晶圆大厂的一举一动都向外界传递着行业最新信号。5月11日,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同时发布的2023年一季报显示:半导体行业下半年能否迎来复苏还不甚明朗。  具体来看,华虹半导体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.31亿美元,同比增长6.09%,环比持平;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.52亿美元,同比增长47.88%,环比下降4.3%。中芯国际则在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2.09亿元,实现净利润15.91亿元,同比均出现下降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芯国际预计二季度营收将有所回升。  在5月12日的中芯国际一季度业绩会上,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表示:“一季度产业整体尚处于底部,工业和汽车领域相对稳健,手机和消费电子产业链库存依然高企,市场对已有的旧产品,尤其是量大价低的产品需求进一步下降。”同样,华虹半导体也持续感受到一季度市场的疲软。  多位下游芯片企业表示,受消费端需求和国际形势影响,行业目前未见明显好转迹象,销售层面承受较大压力。而一家科技咨询机构人士向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:“芯片设计厂商的需求目前确实处于较为低迷的状态,但这一状态是芯片行业供需周期的正常体现。此外,主要因国际方面对于设备的限制,全球市场短期内或将不断探底。”  市场低迷尚未改善  销售略好于预期  由于消费应用需求大大下降,下游芯片设计行业在过去一年普遍处于“去库存”状态,这一情况于今年一季度也未见明显改善。也正因为此,在2023年年度前瞻指引中,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均给出了较为保守的业绩指引。而在两家公司披露一季报前,市场低预期还曾一度引发市场波动。  不过,中芯国际管理层在评论经营情况时称,今年一季度,公司销售收入略好于指引,毛利率也处于指引的上部。  赵海军在业绩说明会上介绍,目前下游细分市场里,手机消费类产业链中,部分客户推出新产品需要向中芯国际紧急下单;其次,公司明显看到全球中低端WiFi、互连需求旺盛,供不应求;另外,在建筑领域,LED灯的驱动电路、节能电路,建筑外表面装饰灯等需求正在逐渐回升,且需求量很大。  今年一季度中芯国际销售晶圆数量(约当8英寸晶圆的片数)125.17万片,产能利用率为68.1%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芯国际月产能已从去年一季度的64.91万片提升至今年一季度的73.23万片。  中芯国际预计其产能利用率将在二季度回升,并且进入持续性回升趋势。赵海军对此解释称,一方面,中芯国际正在全力做新产品,新产品没有库存,因此一旦验证进入整机供应链后,客户需要增加到3个月至5个月的库存,达到平衡的状态,中芯国际就可以多做;另一方面,部分客户的投标份额较去年增长,因此新产品和旧产品在中芯国际的下单量会增多。  同样在产能方面,华虹半导体一季报显示,公司季度末8英寸等值晶圆产能达到32.4万片,总体产能利用率为103.5%,保持高位运行。  全年指引不变  扩产将有节奏推进  截至目前,两大晶圆大厂对于2023年预期与年初基本一致,也正努力从萎缩下行的市场中挖掘“确定性”。  中芯国际预计,今年二季度产能利用率和出货量都高于一季度,销售收入预计环比增长5%到7%,平均晶圆单价受产品组合变动影响环比下降;毛利率预计在19%到21%之间。  “我们主要的依据是,比起3个月以前,全球市场虽然还处于底部,但近期中芯国际在不同领域察觉到了中国客户信心的回升。此外,去年率先进入去库存阶段的高压驱动摄像头、芯片和专用存储器领域出现向好的变化。第三,公司积极创新终端整机,寻求市场突破,推进新产品和首发新性能的实现,带来了公司急单的快速增长。”赵海军表示。  目前,中芯国际40nm和28nm节点已经恢复满载状态。但赵海军也表示,短期内,受限于产能、平台的配套等长短脚问题,新产品实现快速收入增长还需时间。  展望2023全年,中芯国际表示,目前对于全年的指引维持不变,即销售收入同比降幅为低十位数,毛利率在20%左右。面对市场的快速变化,公司将继续遵循以市场为导向、以客户为中心的策略,加强与终端市场的对话,全力配合新产品的推出,做好产线长短脚调整配套,迎接下一轮的增长周期。  晶圆大厂既有的扩产计划仍然不变。据中芯国际披露,目前,中芯深圳已进入量产,中芯京城预计下半年进入量产,中芯东方预计年底通线,中芯西青还在建设中。  华虹半导体总裁兼执行董事唐均军则表示,2023年,华虹半导体的无锡12英寸生产线将逐步释放月产能至9.5万片,并将适时启动新产线的建设,为公司特色工艺的中长期发展提供产能支持,以更好满足市场对公司先进“特色IC+Power Discrete”工艺的需求。  灼识咨询合伙人赵晓马告诉《证券日报》记者:“外部政策端的限制加码确实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短期阵痛,但是这也倒逼我国半导体厂商加速国产化进程,实现自主可控的产品设计与制造,在各个被‘卡脖子’的细分领域有望开启新一轮国产替代周期,驱动我国半导体行业增长。从中长期来看,产业周期自然会随着供需两端调整探底继而改善,但随着车规级、工业级半导体中的智能汽车芯片、特种芯片等新赛道提供新的增量,半导体板块会步入新一轮上涨周期。”","praisecount":0,"seodesp":"华虹半导体总裁兼执行董事唐均军则表示,2023年,华虹半导体的无锡12英寸生产线将逐步释放月产能至9.5万片,并将适时启动新产线的建设,为公司特色工艺的中长期发展提供产能支持,以更好满足市场对公司先进“特色IC+Power Discrete”工艺的需求。","newsdate":"20230513093941      时间:2023-05-12 18:42:51
  • 星火成炬 | 明天会更好-世界头条

    央视网讯汶川地震15年了,岁月见证了重生,汶川已从废墟中重新站立。这片土地生生不息,让生命之花精彩绽放

    来源:证券日报","title":"中芯国际、华虹半导体齐发一季报 两大晶圆大厂均对今年市场持谨慎态度","newslogo":"","newsid":"b0b89c137a654ea48ed7c0c48e5db777","tagname":"","fromkmcinnerid":"","fromkmcurl":"","followcount":0,"seosubject":"中芯国际、华虹半导体齐发一季报 两大晶圆大厂均对今年市场持谨慎态度","newscontent":"  作为半导体行业“风向标”,晶圆大厂的一举一动都向外界传递着行业最新信号。5月11日,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同时发布的2023年一季报显示:半导体行业下半年能否迎来复苏还不甚明朗。  具体来看,华虹半导体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.31亿美元,同比增长6.09%,环比持平;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.52亿美元,同比增长47.88%,环比下降4.3%。中芯国际则在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2.09亿元,实现净利润15.91亿元,同比均出现下降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芯国际预计二季度营收将有所回升。  在5月12日的中芯国际一季度业绩会上,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表示:“一季度产业整体尚处于底部,工业和汽车领域相对稳健,手机和消费电子产业链库存依然高企,市场对已有的旧产品,尤其是量大价低的产品需求进一步下降。”同样,华虹半导体也持续感受到一季度市场的疲软。  多位下游芯片企业表示,受消费端需求和国际形势影响,行业目前未见明显好转迹象,销售层面承受较大压力。而一家科技咨询机构人士向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:“芯片设计厂商的需求目前确实处于较为低迷的状态,但这一状态是芯片行业供需周期的正常体现。此外,主要因国际方面对于设备的限制,全球市场短期内或将不断探底。”  市场低迷尚未改善  销售略好于预期  由于消费应用需求大大下降,下游芯片设计行业在过去一年普遍处于“去库存”状态,这一情况于今年一季度也未见明显改善。也正因为此,在2023年年度前瞻指引中,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均给出了较为保守的业绩指引。而在两家公司披露一季报前,市场低预期还曾一度引发市场波动。  不过,中芯国际管理层在评论经营情况时称,今年一季度,公司销售收入略好于指引,毛利率也处于指引的上部。  赵海军在业绩说明会上介绍,目前下游细分市场里,手机消费类产业链中,部分客户推出新产品需要向中芯国际紧急下单;其次,公司明显看到全球中低端WiFi、互连需求旺盛,供不应求;另外,在建筑领域,LED灯的驱动电路、节能电路,建筑外表面装饰灯等需求正在逐渐回升,且需求量很大。  今年一季度中芯国际销售晶圆数量(约当8英寸晶圆的片数)125.17万片,产能利用率为68.1%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芯国际月产能已从去年一季度的64.91万片提升至今年一季度的73.23万片。  中芯国际预计其产能利用率将在二季度回升,并且进入持续性回升趋势。赵海军对此解释称,一方面,中芯国际正在全力做新产品,新产品没有库存,因此一旦验证进入整机供应链后,客户需要增加到3个月至5个月的库存,达到平衡的状态,中芯国际就可以多做;另一方面,部分客户的投标份额较去年增长,因此新产品和旧产品在中芯国际的下单量会增多。  同样在产能方面,华虹半导体一季报显示,公司季度末8英寸等值晶圆产能达到32.4万片,总体产能利用率为103.5%,保持高位运行。  全年指引不变  扩产将有节奏推进  截至目前,两大晶圆大厂对于2023年预期与年初基本一致,也正努力从萎缩下行的市场中挖掘“确定性”。  中芯国际预计,今年二季度产能利用率和出货量都高于一季度,销售收入预计环比增长5%到7%,平均晶圆单价受产品组合变动影响环比下降;毛利率预计在19%到21%之间。  “我们主要的依据是,比起3个月以前,全球市场虽然还处于底部,但近期中芯国际在不同领域察觉到了中国客户信心的回升。此外,去年率先进入去库存阶段的高压驱动摄像头、芯片和专用存储器领域出现向好的变化。第三,公司积极创新终端整机,寻求市场突破,推进新产品和首发新性能的实现,带来了公司急单的快速增长。”赵海军表示。  目前,中芯国际40nm和28nm节点已经恢复满载状态。但赵海军也表示,短期内,受限于产能、平台的配套等长短脚问题,新产品实现快速收入增长还需时间。  展望2023全年,中芯国际表示,目前对于全年的指引维持不变,即销售收入同比降幅为低十位数,毛利率在20%左右。面对市场的快速变化,公司将继续遵循以市场为导向、以客户为中心的策略,加强与终端市场的对话,全力配合新产品的推出,做好产线长短脚调整配套,迎接下一轮的增长周期。  晶圆大厂既有的扩产计划仍然不变。据中芯国际披露,目前,中芯深圳已进入量产,中芯京城预计下半年进入量产,中芯东方预计年底通线,中芯西青还在建设中。  华虹半导体总裁兼执行董事唐均军则表示,2023年,华虹半导体的无锡12英寸生产线将逐步释放月产能至9.5万片,并将适时启动新产线的建设,为公司特色工艺的中长期发展提供产能支持,以更好满足市场对公司先进“特色IC+Power Discrete”工艺的需求。  灼识咨询合伙人赵晓马告诉《证券日报》记者:“外部政策端的限制加码确实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短期阵痛,但是这也倒逼我国半导体厂商加速国产化进程,实现自主可控的产品设计与制造,在各个被‘卡脖子’的细分领域有望开启新一轮国产替代周期,驱动我国半导体行业增长。从中长期来看,产业周期自然会随着供需两端调整探底继而改善,但随着车规级、工业级半导体中的智能汽车芯片、特种芯片等新赛道提供新的增量,半导体板块会步入新一轮上涨周期。”","praisecount":0,"seodesp":"华虹半导体总裁兼执行董事唐均军则表示,2023年,华虹半导体的无锡12英寸生产线将逐步释放月产能至9.5万片,并将适时启动新产线的建设,为公司特色工艺的中长期发展提供产能支持,以更好满足市场对公司先进“特色IC+Power Discrete”工艺的需求。","newsdate":"20230513093941      时间:2023-05-12 18:17:27
  • 舒与再签3店!规模化优势凸显!

    2023年五一期间,西安大雁塔舒与酒店以1463的RevPAR,一跃成为酒店业界翘楚。2023年5月5日,舒与酒店“松弛

    来源:证券日报","title":"中芯国际、华虹半导体齐发一季报 两大晶圆大厂均对今年市场持谨慎态度","newslogo":"","newsid":"b0b89c137a654ea48ed7c0c48e5db777","tagname":"","fromkmcinnerid":"","fromkmcurl":"","followcount":0,"seosubject":"中芯国际、华虹半导体齐发一季报 两大晶圆大厂均对今年市场持谨慎态度","newscontent":"  作为半导体行业“风向标”,晶圆大厂的一举一动都向外界传递着行业最新信号。5月11日,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同时发布的2023年一季报显示:半导体行业下半年能否迎来复苏还不甚明朗。  具体来看,华虹半导体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.31亿美元,同比增长6.09%,环比持平;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.52亿美元,同比增长47.88%,环比下降4.3%。中芯国际则在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2.09亿元,实现净利润15.91亿元,同比均出现下降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芯国际预计二季度营收将有所回升。  在5月12日的中芯国际一季度业绩会上,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表示:“一季度产业整体尚处于底部,工业和汽车领域相对稳健,手机和消费电子产业链库存依然高企,市场对已有的旧产品,尤其是量大价低的产品需求进一步下降。”同样,华虹半导体也持续感受到一季度市场的疲软。  多位下游芯片企业表示,受消费端需求和国际形势影响,行业目前未见明显好转迹象,销售层面承受较大压力。而一家科技咨询机构人士向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:“芯片设计厂商的需求目前确实处于较为低迷的状态,但这一状态是芯片行业供需周期的正常体现。此外,主要因国际方面对于设备的限制,全球市场短期内或将不断探底。”  市场低迷尚未改善  销售略好于预期  由于消费应用需求大大下降,下游芯片设计行业在过去一年普遍处于“去库存”状态,这一情况于今年一季度也未见明显改善。也正因为此,在2023年年度前瞻指引中,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均给出了较为保守的业绩指引。而在两家公司披露一季报前,市场低预期还曾一度引发市场波动。  不过,中芯国际管理层在评论经营情况时称,今年一季度,公司销售收入略好于指引,毛利率也处于指引的上部。  赵海军在业绩说明会上介绍,目前下游细分市场里,手机消费类产业链中,部分客户推出新产品需要向中芯国际紧急下单;其次,公司明显看到全球中低端WiFi、互连需求旺盛,供不应求;另外,在建筑领域,LED灯的驱动电路、节能电路,建筑外表面装饰灯等需求正在逐渐回升,且需求量很大。  今年一季度中芯国际销售晶圆数量(约当8英寸晶圆的片数)125.17万片,产能利用率为68.1%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芯国际月产能已从去年一季度的64.91万片提升至今年一季度的73.23万片。  中芯国际预计其产能利用率将在二季度回升,并且进入持续性回升趋势。赵海军对此解释称,一方面,中芯国际正在全力做新产品,新产品没有库存,因此一旦验证进入整机供应链后,客户需要增加到3个月至5个月的库存,达到平衡的状态,中芯国际就可以多做;另一方面,部分客户的投标份额较去年增长,因此新产品和旧产品在中芯国际的下单量会增多。  同样在产能方面,华虹半导体一季报显示,公司季度末8英寸等值晶圆产能达到32.4万片,总体产能利用率为103.5%,保持高位运行。  全年指引不变  扩产将有节奏推进  截至目前,两大晶圆大厂对于2023年预期与年初基本一致,也正努力从萎缩下行的市场中挖掘“确定性”。  中芯国际预计,今年二季度产能利用率和出货量都高于一季度,销售收入预计环比增长5%到7%,平均晶圆单价受产品组合变动影响环比下降;毛利率预计在19%到21%之间。  “我们主要的依据是,比起3个月以前,全球市场虽然还处于底部,但近期中芯国际在不同领域察觉到了中国客户信心的回升。此外,去年率先进入去库存阶段的高压驱动摄像头、芯片和专用存储器领域出现向好的变化。第三,公司积极创新终端整机,寻求市场突破,推进新产品和首发新性能的实现,带来了公司急单的快速增长。”赵海军表示。  目前,中芯国际40nm和28nm节点已经恢复满载状态。但赵海军也表示,短期内,受限于产能、平台的配套等长短脚问题,新产品实现快速收入增长还需时间。  展望2023全年,中芯国际表示,目前对于全年的指引维持不变,即销售收入同比降幅为低十位数,毛利率在20%左右。面对市场的快速变化,公司将继续遵循以市场为导向、以客户为中心的策略,加强与终端市场的对话,全力配合新产品的推出,做好产线长短脚调整配套,迎接下一轮的增长周期。  晶圆大厂既有的扩产计划仍然不变。据中芯国际披露,目前,中芯深圳已进入量产,中芯京城预计下半年进入量产,中芯东方预计年底通线,中芯西青还在建设中。  华虹半导体总裁兼执行董事唐均军则表示,2023年,华虹半导体的无锡12英寸生产线将逐步释放月产能至9.5万片,并将适时启动新产线的建设,为公司特色工艺的中长期发展提供产能支持,以更好满足市场对公司先进“特色IC+Power Discrete”工艺的需求。  灼识咨询合伙人赵晓马告诉《证券日报》记者:“外部政策端的限制加码确实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短期阵痛,但是这也倒逼我国半导体厂商加速国产化进程,实现自主可控的产品设计与制造,在各个被‘卡脖子’的细分领域有望开启新一轮国产替代周期,驱动我国半导体行业增长。从中长期来看,产业周期自然会随着供需两端调整探底继而改善,但随着车规级、工业级半导体中的智能汽车芯片、特种芯片等新赛道提供新的增量,半导体板块会步入新一轮上涨周期。”","praisecount":0,"seodesp":"华虹半导体总裁兼执行董事唐均军则表示,2023年,华虹半导体的无锡12英寸生产线将逐步释放月产能至9.5万片,并将适时启动新产线的建设,为公司特色工艺的中长期发展提供产能支持,以更好满足市场对公司先进“特色IC+Power Discrete”工艺的需求。","newsdate":"20230513093941      时间:2023-05-12 17:37:18
  • 文化时空丨蝴蝶来不来,你都盛开

    一滴雨露,万物萌发。春夏之际,次第花开。王维田园组诗《辋川集》中有一组五绝诗,像一幅幅精美的绘画小品

    来源:证券日报","title":"中芯国际、华虹半导体齐发一季报 两大晶圆大厂均对今年市场持谨慎态度","newslogo":"","newsid":"b0b89c137a654ea48ed7c0c48e5db777","tagname":"","fromkmcinnerid":"","fromkmcurl":"","followcount":0,"seosubject":"中芯国际、华虹半导体齐发一季报 两大晶圆大厂均对今年市场持谨慎态度","newscontent":"  作为半导体行业“风向标”,晶圆大厂的一举一动都向外界传递着行业最新信号。5月11日,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同时发布的2023年一季报显示:半导体行业下半年能否迎来复苏还不甚明朗。  具体来看,华虹半导体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.31亿美元,同比增长6.09%,环比持平;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.52亿美元,同比增长47.88%,环比下降4.3%。中芯国际则在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2.09亿元,实现净利润15.91亿元,同比均出现下降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芯国际预计二季度营收将有所回升。  在5月12日的中芯国际一季度业绩会上,中芯国际联合首席执行官赵海军表示:“一季度产业整体尚处于底部,工业和汽车领域相对稳健,手机和消费电子产业链库存依然高企,市场对已有的旧产品,尤其是量大价低的产品需求进一步下降。”同样,华虹半导体也持续感受到一季度市场的疲软。  多位下游芯片企业表示,受消费端需求和国际形势影响,行业目前未见明显好转迹象,销售层面承受较大压力。而一家科技咨询机构人士向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:“芯片设计厂商的需求目前确实处于较为低迷的状态,但这一状态是芯片行业供需周期的正常体现。此外,主要因国际方面对于设备的限制,全球市场短期内或将不断探底。”  市场低迷尚未改善  销售略好于预期  由于消费应用需求大大下降,下游芯片设计行业在过去一年普遍处于“去库存”状态,这一情况于今年一季度也未见明显改善。也正因为此,在2023年年度前瞻指引中,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均给出了较为保守的业绩指引。而在两家公司披露一季报前,市场低预期还曾一度引发市场波动。  不过,中芯国际管理层在评论经营情况时称,今年一季度,公司销售收入略好于指引,毛利率也处于指引的上部。  赵海军在业绩说明会上介绍,目前下游细分市场里,手机消费类产业链中,部分客户推出新产品需要向中芯国际紧急下单;其次,公司明显看到全球中低端WiFi、互连需求旺盛,供不应求;另外,在建筑领域,LED灯的驱动电路、节能电路,建筑外表面装饰灯等需求正在逐渐回升,且需求量很大。  今年一季度中芯国际销售晶圆数量(约当8英寸晶圆的片数)125.17万片,产能利用率为68.1%。值得一提的是,中芯国际月产能已从去年一季度的64.91万片提升至今年一季度的73.23万片。  中芯国际预计其产能利用率将在二季度回升,并且进入持续性回升趋势。赵海军对此解释称,一方面,中芯国际正在全力做新产品,新产品没有库存,因此一旦验证进入整机供应链后,客户需要增加到3个月至5个月的库存,达到平衡的状态,中芯国际就可以多做;另一方面,部分客户的投标份额较去年增长,因此新产品和旧产品在中芯国际的下单量会增多。  同样在产能方面,华虹半导体一季报显示,公司季度末8英寸等值晶圆产能达到32.4万片,总体产能利用率为103.5%,保持高位运行。  全年指引不变  扩产将有节奏推进  截至目前,两大晶圆大厂对于2023年预期与年初基本一致,也正努力从萎缩下行的市场中挖掘“确定性”。  中芯国际预计,今年二季度产能利用率和出货量都高于一季度,销售收入预计环比增长5%到7%,平均晶圆单价受产品组合变动影响环比下降;毛利率预计在19%到21%之间。  “我们主要的依据是,比起3个月以前,全球市场虽然还处于底部,但近期中芯国际在不同领域察觉到了中国客户信心的回升。此外,去年率先进入去库存阶段的高压驱动摄像头、芯片和专用存储器领域出现向好的变化。第三,公司积极创新终端整机,寻求市场突破,推进新产品和首发新性能的实现,带来了公司急单的快速增长。”赵海军表示。  目前,中芯国际40nm和28nm节点已经恢复满载状态。但赵海军也表示,短期内,受限于产能、平台的配套等长短脚问题,新产品实现快速收入增长还需时间。  展望2023全年,中芯国际表示,目前对于全年的指引维持不变,即销售收入同比降幅为低十位数,毛利率在20%左右。面对市场的快速变化,公司将继续遵循以市场为导向、以客户为中心的策略,加强与终端市场的对话,全力配合新产品的推出,做好产线长短脚调整配套,迎接下一轮的增长周期。  晶圆大厂既有的扩产计划仍然不变。据中芯国际披露,目前,中芯深圳已进入量产,中芯京城预计下半年进入量产,中芯东方预计年底通线,中芯西青还在建设中。  华虹半导体总裁兼执行董事唐均军则表示,2023年,华虹半导体的无锡12英寸生产线将逐步释放月产能至9.5万片,并将适时启动新产线的建设,为公司特色工艺的中长期发展提供产能支持,以更好满足市场对公司先进“特色IC+Power Discrete”工艺的需求。  灼识咨询合伙人赵晓马告诉《证券日报》记者:“外部政策端的限制加码确实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短期阵痛,但是这也倒逼我国半导体厂商加速国产化进程,实现自主可控的产品设计与制造,在各个被‘卡脖子’的细分领域有望开启新一轮国产替代周期,驱动我国半导体行业增长。从中长期来看,产业周期自然会随着供需两端调整探底继而改善,但随着车规级、工业级半导体中的智能汽车芯片、特种芯片等新赛道提供新的增量,半导体板块会步入新一轮上涨周期。”","praisecount":0,"seodesp":"华虹半导体总裁兼执行董事唐均军则表示,2023年,华虹半导体的无锡12英寸生产线将逐步释放月产能至9.5万片,并将适时启动新产线的建设,为公司特色工艺的中长期发展提供产能支持,以更好满足市场对公司先进“特色IC+Power Discrete”工艺的需求。","newsdate":"20230513093941      时间:2023-05-12 17:14:28